在跟风和扎堆盛行的商业领域,很多商品很难一枝独秀。但如果能在信息获取方面领先一步,每一个畅销商品都可能带来第一桶金。想要做老大,就必须步步领先。
在吉安市,甘雨亭领先售卖的商品有很多,最典型的是农副产品,像苦若羌红枣就是甘雨亭最早开始售卖的,一度掀起销售狂潮;还有桂圆干,原来吉安市的零售商都是从供应商那里进货,后来甘雨亭的采购员主动走出去,到产地直采,又引领了销售潮流。在直采高峰期,竞争对手曾经想挖甘雨亭的采购员;另外,像墨鱼、鱿鱼丝、香菇、黑木耳的销售量都很大。
相比以前,甘雨亭的采购员思路已经放开了很多,但还是有一点前怕狼后怕虎。对于高价商品,采购员担心买回来卖不出去。包括一些蛋糕,一看只有30多天的保质期,采购员一开始根本下不了决心。后来在罗静婷的鼓励下才采购回来,事实证明这个商品很好卖,刚一放上货架就卖掉了。浙江庆元香菇基地,有个老板也做黑木耳,但是价格很高。前期,采购员不敢去尝试这一块高端价格的产品。后来试了一把,售价99元卖得也不错。还有现在做的苗木、小花卉等园艺产品,原来都是联营商做的,甘雨亭现在发现,其实利润空间挺高。
“撇开中间的供应商,所有的成本都增长了,利润已经没有了,迫使我们必须进行直采。”甘雨亭营采副总经理朱秋香说,“直采的一大难点在于对商品的把握,把握不准就担心受怕。不过现在好多了,把后果想到最差,如果连最差的结果都能承受的话,那就大胆尝试。前期少量进货,发现好卖再大批量采购。”
到目前为止,甘雨亭卖得好的产品,连采购员自己以前都没见过。“网上有这么多好产品,品质并不比一线品牌差,而且新品更新速度很快。但是生鲜直采是有难度的,因为保鲜要求比较高,如果我们不做,竞争对手也会做,谁先迈出去,谁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甘雨亭食品营采总监章兴娜深有感触,“我们第一次参加福州糖酒会的时候,采购员都不敢相信,他们发现很多商品的价格非常低,那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供应商在中间赚取了非常大的利润。”
甘雨亭的食品采购队伍已经在实践中摸出了一套经验,采购员每天接触那么多商品,慢慢地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像香菇,采购员就发现有直径1.5cm、2.5cm、3.5cm的不同产品,但卖场最好卖的干香菇是直径在2.5cm到3.0cm的。
不过,现在的直采竞争也很激烈。前两年,在糖酒会上能找到很多新品,随便抓回来都卖得好,但是现在新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比如前一段时间,肉松饼很好卖,结果所有厂家都生产肉松饼。猴菇饼也是这样的情况。
“跟当地供应商的合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有些供应商手里有几十个单品,如果有一个单品非常畅销的话,周转也是比较快的。做直采也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果周转不快的话,直采就没有意义。我们也不可能把当地的供应商都扔掉,在这个地方要存活下去,不能随意就分开。”朱秋香说。
目前,甘雨亭自采商品的比例不会超过10%。
“做买卖,遵循一个原则,高价进就高价卖,低价来就低价卖,风险不是很大。”罗静婷认为,“在定价方面,如果按照原价加10%来做的话,就失去了直采的意义。如果直采价格是1块钱,卖价完全可以再加1块钱,前提是低于市场价,再就是看你想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你想给顾客造成低价形象,你就放便宜卖;如果你想真正获得高额利润的话,就可以按照市场价来卖。但是价格定得太高了,顾客不买也失去了直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