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操作方法

(一)使用原则和要点

企业文化微电影与传统的企业专题片、社会上的电影和电视新闻等视频表现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拍摄企业文化微电影时,要遵从以下原则和要点。

1.以小见大的原则

企业文化的愿景、价值理念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提炼的结果,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浓缩性,便于记忆和传播。但是在企业文化宣传中,特别是利用企业文化微电影进行传播过程中,选题最好以“小”为主。通过讲述小故事、“小人物”,诠释企业文化愿景、理念及口号,以便于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精髓,受众也易于接受。

2.短小精悍的原则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不同。传统电影的时长一般都在1个小时以上,有的更长,所以传统电影需要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观看。而微电影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利用碎片时间观看,如果微电影时长过长,受众会因缺乏耐心或休闲时间不够而选择关闭视频窗口,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微电影时长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8分钟为宜。当然,微电影的时长也不是不能超过的界限,但从网络视频的层面出发,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

3.艺术表现的原则

微电影之所以冠以“电影”的名称,是因为在其表现手法上大多采用了传统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剪辑方式。因此,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借鉴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

(二)操作方法和步骤

企业文化微电影的创作,与其他企业文化工具不同。它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从脚本创作来讲,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影脚本写作知识;从拍摄角度来讲,需要具有基本的电影拍摄技能;从后期制作来讲,需要具备剪辑、合成、配乐等专业知识;如果不是纪实微电影,还要求参加演出的人员有一定的表演功底。

但也不是说,作为一个企业文化工作人员就不能自行创作企业文化微电影了。企业文化微电影毕竟是身边的人“演”给身边的人看的,受众对制作质量要求不像在电影院里看到的大片一样要求那么高。所以,一般企业文化工作人员只要对微电影所需的专业知识稍加学习,创意独特,表现手法新颖,拍摄一部受众喜闻乐见的微电影并非难事。

下面就从企业文化微电影的前期准备、操作步骤等分步骤讲述。

1.硬件设备的前期准备

拍摄微电影,硬件设备的投入必不可少。硬件设备的种类、型号繁多,配置的档次与企业的实力、投入资金的多少和预想达到的效果有密切关系。刚入行拍摄企业文化微电影的朋友,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硬件设备配齐配全,应该先配置必需设备,以后根据需要逐步配置辅助设备。下面结合拍摄达到的效果,就目前普遍采用的硬件设备做一下简单说明。

(1)拍摄器材。

拍摄器材主要包括摄像设备、三脚架、灯光及辅助器材。

在介绍摄像设备之前,首先给大家引入一个概念:高清。高清英文为“High Definition”,意思是“高分辨率”。高分辨率的界定指标比较复杂,这里可以简单的定义为只要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的视频画面,就是全高清。目前,普遍采用全高清拍摄微电影。所以,在拍摄制作微电影时,建议最好利用全高清摄像设备拍摄来保证原始画质,然后在全高清模式非线编软件下进行后期编辑,最后输出全高清格式的成品。

如今能够达到全高清拍摄的器材很多,高档的有专业机,低档的用手机的视频录像功能也可以达到。如果企业的资金允许,还是使用专业的单反相机或者微单相机作为微电影的拍摄设备,比如,佳能单反相机的EOS 5D Mark系列、索尼微单相机的A7S系列。

佳能单反相机的EOS 5D Mark系列:从EOS 5D MarkⅡ开始,因其强大的视频拍摄功能和高清艳丽的画质,深受微电影爱好者的喜爱,基本成了拍摄微电影的标配,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无敌兔”。继“无敌兔”之后,佳能又陆续推出了它的升级换代产品“无敌伞”(EOS 5D MarkvⅢ)和高清成像的5Ds和5Dsr。2016年8月,佳能又推出5D系列的最新产品“无敌佛”(EOS 5D Mark Ⅳ),该相机的视频分辨率已经达到了4K水平。4K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它是全高清分辨率的2倍,属于超高清分辨率。在此分辨率下,观众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

索尼微单相机的A7S系列:索尼是世界上首个推出全画幅微单相机的厂商,目前已有A7、A7Ⅱ、A7R、A7RⅡ、A7S、A7SⅡ六款机型。A7、A7R、A7S系列分别针对综合性能、高画质、“高感+视频”三个不同的产品方向。所以,应当选择A7S系列而非A7和A7R系列产品。索尼A7SⅡ是A7S产品线的常规升级,但是从升级幅度来看却出人意料,尤其是针对视频拍摄功能的强化。如今索尼A7SⅡ提供机身直录4K超高清视频的功能,对于视频拍摄工作者来说,使用更加方便,加上全画幅和弱光下视频、拍照能力的优势,一跃成为拍摄微电影的“神机”。如果有足够的预算,尤其是刚刚入行的朋友,没有兼顾发挥老设备作用的顾虑,一步到位购买A7SⅡ是最佳选择。

在镜头选择方面,可以考虑选择购买被业内成为“大三元”的镜头套装。“大三元”镜头指的就是恒定F2.8光圈的三只变焦镜头的总称,一只变焦镜头负责超广角(佳能 EF 16~35mm f/2.8L III USM)、一只变焦镜头负责标准变焦(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一只变焦镜头负责长焦(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三者加起来可以覆盖从超广角到长焦的最常用焦段(通常是16~200mm)。同时,只有最高档次的恒定光圈镜头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索尼微单相机也有与此相对应的镜头分类。如果资金有限,也可以只配置标准变焦镜头(24~70mm)。需要注意的是:镜头卡口不一样,佳能与索尼的镜头两者之间无法替代使用。

三脚架常用于稳定画面拍摄、长时间拍摄等,也是最常见的必备的拍摄器材之一。

灯光设备用于拍摄场景补充光源,是必备的拍摄器材,可以选用能调亮度的LED灯光(福莱士系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拍摄器材,如罗多(RODO)或森海森(SENHAISER)电影现场录音话筒、塔斯康(TasCam)数字录音机、视频监视器、跟焦器、独脚架、反光板、小摇臂、肩托、斯坦尼康手持稳定器、轨道等,如果没有特别专业的拍摄要求,可以暂时不予考虑,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添加即可。

2.后期制作设备

微电影后期制作分为视频处理和非线性编辑两部分。

视频合成用于对众多不同元素进行艺术性组合和加工,实现特效、剪辑和片头动画,而非线性编辑可以实现对数字化的媒体随机访问、不按时间顺序记录或重放编辑。

市场上流行的影视后期制作软件很多,比如,After Effects(简称AE)、Premiere、EDIUS、Vegas、Combustion、VideoStudio、DFsion、Shake、AvidXpress等。另外,影视技术更新很快,如何选用合适的软件确实让人头痛。

众所周知,Adobe解决方案早已成为数码成像领域的金科玉律,比如,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Acrobat等均为业界标准。作为Adobe旗下的软件,AE擅长视频合成,特效控制等功能非常强大。而Premiere在非线性编辑领域同样具有突出优势。由于AE和Premiere来自同一个公司,协调性极好。同时,AE和Premiere同样具有IT人员所熟知的Adobe风格界面,降低了学习难度。它们在导入Photoshop、Illustrator等图像文件时,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兼容性优势。国产的VideoStudio简单易用,但是功能较弱;Vegas功能不俗,但在易用性、扩展性上明显不如Adobe风格的软件。综合考虑,如果后期制作人员对于Adobe的软件很熟悉,或者对计算机技术比较了解,而且有志于专业系统地学习后期制作技术,采用AE+Premiere模式开展影视后期制作是最佳方式。

初学者可以暂时不用学习视频合成技术,只学习非线性编辑技术。在非线性编辑技术中,也可以学习较为简单、易于上手、兼容性比较好的EDIUS编辑软件,甚至利用非专业的会声会影x7软件进行后期制作。

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使用音频处理软件,对微电影制作中所需要的音频进行处理。在此推荐使用GoldWave。与Sony Sound Forge、Adobe Audition相比,GoldWave并不先进,但它小巧、实用,具备录音、播放、转换、编辑等功能,内含丰富的音频处理特效,能对常用的音频处理如降噪等提供很好的支持。GoldWave的另外一个显著优点是易用性好,初学者可以快速入门并掌握实用操作步骤。

同时,应当配置专业的非线编设备。目前国产的品牌非线编设备普遍价格较贵,大多数为十几万元,而且视频格式兼容性不好。建议由专业的影视设备公司自行组装以EDIUS软件为基础的非线编设备,性价比较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配置一台硬件设备比较好的电脑,安装运行非线编等专业软件,用于较为简单的微电影编辑,但要有电脑系统随时死机或者崩溃的思想准备。

(三)制作企业文化微电影的操作步骤

硬件设施配备齐全之后,就可以着手微电影的创作了。微电影的创作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项目策划

项目策划阶段要完成作品选题、制作要求、制作精度、人员安排、时间进度安排、费用预算等工作,形成项目策划书。

2.组建团队

根据项目策划书,召集能够担任导演、编剧、摄像、后期制作、音乐、配音等工作的人才。在此期间,完成拍摄提纲和分镜头脚本的构思、撰写、审核与定稿工作,并根据剧情的需要,寻找合适的演员。同时,根据人员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训练,以满足拍摄需要。

3.现场拍摄

根据分镜头脚本的要求和项目策划书时间进度安排,进行微电影的现场拍摄。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做好拍摄视频的记录工作,方便后期制作。

4.后期制作

所有现场拍摄的视频镜头都完成后,就可以转入后期制作了。一般后期制作可以分为粗剪、配音、配乐、特效、精剪、字幕6个步骤,经过反复修改、审核,最终形成可以发布的作品。

5.发布作品

目前可供提交作品进行发布的视频网站很多,如果需要利用微信公众订阅号发布作品,作品就必须提交到腾讯视频网站。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分镜头脚本在现场拍摄前定稿。分镜头脚本是根据拍摄提纲,运用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技巧对企业文化小故事进行的再创作。它是参照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分隔场次或段落,将原本是文字的故事加工成一个个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文字。所以,分镜头脚本对现场拍摄十分重要。在现场拍摄前,除非纪实类微电影脚本,分镜头脚本最好定稿,尤其要征得企业内部领导的同意,避免拍摄完毕后,因为脚本不符合领导的要求和思路而返工。

二是现场拍摄的镜头宁多勿少。现场拍摄的视频就是后期剪辑制作的素材。如果现场拍摄的视频不够用或者不能用,势必要重新拍摄。如果重新拍摄,费时、费力、费钱不说,时过境迁,自然天气、客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导致补拍的镜头与之前拍摄的镜头无法融合使用。

三是后期制作的思路重于技术。后期制作的过程是将现场拍摄的视频“食材”,加工制作成视觉“大餐”的过程。后期制作技术重要,但剪辑的思路更重要。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符合生活的逻辑、思维的逻辑。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