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递进型框架

递进型框架特点是:

假设A胜任力模型有n1,n2,n3……个胜任力。

B胜任力模型有m1,m2,m3……个胜任力。

那么,n1-m1、n2-m2、n3-m3呈现递进关系。

某企业销售经理的胜任力模型如表5-5所示。

表5-5 案例——销售经理的胜任力模型

资源整合

行为等级

行为表现

把企业内部的职能和企业外部的合作伙伴整合为一个系统

待发展

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无法借助他人的力量

胜任

利用社会资源,借助他人的渠道、技术等,通过分工和协作,提升竞争力

优秀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借助他人的渠道、技术、资金等,通过紧密的联合协作,提升竞争力

关系管理

行为等级

行为表现

协调各利益方的关系,增进理解、减少对抗或摩擦,调动各方合作的积极性

待发展

采取部分行动平衡协调合作伙伴之间的冲突关系,我行我素,任凭复杂或对立的关系或矛盾恶化

胜任

询问各方关注的立场,梳理各方对立要点,分析背后原因,建议解决方案,说服各方采纳接受

优秀

仔细询问各方关注的立场,有效梳理各方对立的要点;同时,认真分析背后原因,还原事件;建议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耐心说服各方采纳接受

商业敏锐

行为等级

行为表现

及时捕获商业机会,迅速调整营销模式

待发展

有关心商业环境的变化,但是未能从中发现和把握机会,开展新的市场营销活动

胜任

从客户行为及市场、竞品、行业和国家的政策的变化中,发现商业机会,优化商业模式,改进盈利方式,调整营销策略

优秀

总是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善于从客户行为及市场、竞品、行业和国家的政策的细微变化中,见微知著地发现商业机会,调整和优化商业模式,并且立即落地执行调整后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

再来看该企业销售主管的胜任力模型,如表5-6所示。

表5-6 案例——销售主管的胜任力模型

资源协调

行为等级

行为表现

同各方沟通交流,为资源整合提供支持

待发展

执行协调工作行动缓慢,不到位

胜任

愿意接受协调任务、快速行动,立即执行;在协调过程中遇到挑战或困难,迅速协调,马上行动去解决

优秀

在理解工作任务的目标及内容后,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执行工作任务;在协调过程中如果遇到挑战或困难,总会同各方进行协调,并且落实新的解决方案

关系建立

行为等级

行为表现

采用有效且适当的方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有效传递信息

待发展

将自己的想法单向传递给对方,不给对方机会回话,只顾自己说

胜任

采用灵活的方式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接受

优秀

经常采用对方乐意的方式与对方谈话或书写文字与对方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接受,使得对方自己乐意执行起来

营销策划

行为等级

行为表现

设计、制定、复盘营销方案及执行的质量,促进客户来店进店,了解产品

待发展

依据市场变化提出营销活动,活动效果不明显

胜任

依据市场的变化及客户的关注点的升级,组织销售伙伴策划并且落地执行市场营销活动,吸引客户入店

优秀

往往依据市场的变化及客户的关注点的升级,组织销售伙伴策划并且落地执行市场营销活动,吸引客户入店,同时每次的市场活动都进行事先的计划、执行中的监管及结束后的复盘总结经验

从表格上会看到销售经理和销售主管的模型都由三个胜任力项组成:

销售经理:

​ 资源整合。

​ 关系管理。

​ 商业敏锐。

销售主管:

​ 资源协调。

​ 关系建立。

​ 营销策划。

通过浏览他们的定义和行为等级,会发现这三对胜任力之间有相互递进的关系。

资源整合——资源协调。

关系管理——关系建立。

商业敏锐——营销策划。

前者是后者的升级,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相同条线不同层级的胜任力递进。

某企业管理层胜任力模型(部分):

基层:积极进取。

中层:成就导向。

高层:自我突破。

这三层从追求成就上来说,行为是递进的。还有一种是相近层级间胜任力递进不明显。举个例子:

基层:结果导向。

中层:推动变革。

高层:战略思维。

这三个层级的胜任力就不是递进的。胜任力是否要有一个明确的递进,我认为取决于层级间的职责是否类似,且有明确的人才梯队关联。如果三个层级是销售顾问——销售经理——销售总监,由于职责差距不大且是人才梯队关系,可以用递进的方式。如果三个层级是基层员工——部门总监——事业部总经理,这个职责和职级差距有些大,就不适合用递进的方式。

另外,如果要用递进的方式,在定义、行为等级方面,都要有严格的递进关系。这会对顾问有额外的要求,我通常不建议用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