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申论》,《申论》考核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逻辑思辨。这是因为,不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所涉及的文稿大多是政论文,政论文产生的主要是思想和哲理,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主要以辩证思维为主。
好的公文都极具哲理思辨,有高度、力度、深度和广度。要达到这些“度”,必须具备权威性、政策性、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这就需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说事论理是公文写作的本质要求,这个“理”就是吹糠之见“米”。需要提高个人哲学素养,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研读《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著作,防止僵化、片面、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这样阐述的观点、作出的结论才立得起、站得住、经得起推敲,写出的文章才有思辨性、说理性、逻辑性。
因此,公文写作要善于运用辩证法,辩证法既是思想观又是方法论,用辩证的思想、辩证的方式、辩证的观点去论述某个问题,会给我们一个新的视野、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境界。
比如某贫困村“第一书记”在介绍帮扶工作经验体会时,这样说道——
身为“第一书记”,既要抓党建又要促脱贫,既要推进工作又要维护稳定,既要“介乎其中”又要“超乎其上”。这些问题如何把握,始终在我头脑里打转。我边思考边探索边实践,“第一书记”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我着力把倾情、倾力、倾智三种能量结合好。
首先,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倾情做工作,这是根本;其次是用全力去做,盯上、靠上、拼上,这是关键;农村工作是复杂的,贫困村往往更加复杂,有了真情,有了实干,还要会干,用智慧做工作,这是重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倾情,是情感的力量,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方向;倾力,是身体的力量,决定着我们的工作进展;倾智,是理性的力量,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成效。
这位“第一书记”在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方式上,充分运用辩证法,把握其两面性、两点论,进而全面地、系统地、联系地分析,从而实现了帮扶工作的精准高效。
再比如某领导讲到作风问题时,强调要“戒庸俗低俗,讲情趣健康”,这样说道:
党员干部操守不严、品行不端、生活奢靡、道德败坏等,往往是腐化堕落的开始。大家都要自觉抵制糜烂低俗风气,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爱好,持之有度,行之有节,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要净化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
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娱乐;
多一些静气,少一些浮躁;
多一些健康情趣,少一些低俗媚俗;
多一些光明坦荡,少一些“潜规则”。
真正把心思用在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上,用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上。
这番讲话充满了辩证法,既讲清楚了要做什么,又讲清楚了不能做什么,在正反对比中给人以警示和思考。
对于文秘人员来说,提高哲理思辨能力,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系统全面学哲学用哲学
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生之根本原理,以及认识这种原理的方法的学问。学好哲学,终身受用。特别是写文章,就是要让哲学的观点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用的时候信手拈来、活学活用。学哲学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境愈高”。
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安身立命之本。《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一书中指出,修炼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家本领,真正用哲学思维方式指导实际工作,能切实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更好地贯彻党的宗旨和实现人生价值。
可见,哲学既蕴含着智慧的思维方式,还可以转换为科学的工作方法。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工作中,可以多研究《毛泽东文选》《邓小平文选》《中国哲学大纲》《西方哲学史》等理论著作,将里面的哲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原则,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准确地把握时代课题,根据发展着的实践,予以正确的科学的回答,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即\既要把握时代条件、时代课题,又要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发展。
3.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好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等关系。不管多复杂的事情,只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能片言居要、一语中的。比如某领导在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处理好“学与识”“苦与乐”“舍与得”“公与私”“利与义”的矛盾关系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青年干部的正确成长之道,让人印象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