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定制行业为什么不会爆发深度价格战

定制行业在较长的可见时间内不会爆发深度价格战,还是基于对定制行业深度的分析:

(1)定制家居竞争格局较为清晰,初步形成行业分级圈层。目前,定制家居行业仍处高速增长期,渗透率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消费升级的深化,我国定制家居渗透率将持续提高,未来市场增量空间广阔,行业尚未出现大量产能过剩;市场参与者以民营企业为主,实力雄厚的企业较少,市场集中度低;经过前期高速发展,部分企业脱颖而出,并开始全国布局。定制家居行业已形成初步行业分级圈层,龙头企业品牌定位较强,以中高端市场为主,大力塑造品牌形象,竞争较为理性,激烈厮杀意愿不强。

(2)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无库存压力。定制家居企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设计,降低了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了对企业前端设计、后端安装维护能力的要求。龙头企业可通过出众的设计能力及售后服务获得溢价,降低了价格战风险。同时,由于定制家居企业实行按单生产,无库存滞销,以及不存在产品更新换代压力,缺乏价格战导火索。

(3)消费者品牌认知度增强,品牌成为企业竞争焦点。随着人均收入增长及消费升级加速,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日益增强,定制家居企业纷纷塑造品牌形象,追求“品牌溢价”。在这种背景下,主动发起价格战将对企业品牌形象造成致命影响,得不偿失。

即使我们对标家居建材行业内发展了30年的地板行业,它已经非常标准化、非常成熟的,也曾经多次爆发价格战,但地板行业仍然没有出现多寡头垄断的局面。

地板行业部分具备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开启了细分定位,例如世友地板发挥在实木地板方面的传统优势,开始进行品牌全面建设,进而延展到三层实木、强化等。生活家地板,以巴洛克风格作为定位细分点,重点做实木、三层实木类地板。书香门第地板,定义为美学地板,以三层实木、实木为核心,精耕上海市场,成为区域内同领域的销售强势品牌。肯帝亚坚持走高性价比的中高端为主的策略,推出SPP石岩粉打造的创新产品,进军家用、商用铺装材料等新领域。

未来地板行业将出现一批准确定位于自己细分市场的品牌,形成小而美的品牌群。地板行业会不会在未来只剩下规模性的大品牌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超高端、高端、中高端及实木、多层实木、三层实木、竹木地板等不同维度下,依旧有通过精准的细分人群定位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品牌。

例如,近年来“得高”“卢森”“必美”等进口地板也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增长,在高端人群拥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部分人的追捧。“书香门第”以美学主义作为切入点,赢得了部分忠实的客户,并获得了部分区域市场的营销优势。“北美枫情”主打北美风格,主力推动木家居战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类品牌切忌跟随大品牌打价格战,而是要寻求自己独特的渠道和营销方式,通过精准的人群定位及优质服务获得高溢价,未来还可以围绕客群进一步延伸相关家居品类来获得新的溢价优势。

所以,对于定制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爆发深度价格战的可能性不大。一线定制品牌发动的所谓价格战,主要是起到引流和品牌曝光、消费者普及教育等三大作用。一线品牌的套餐式营销能在终端市场获得巨大成功,是针对定制消费的固有痛点推出了务实高效的解决方案。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往单品或单品组合类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全屋定制的潜在需求。而套餐模式解决了定制消费“价格虚高”和“价格不确定”两大消费痛点,不仅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而且在定制行业刮起了“套餐式”营销的新风尚。不足之处是,套餐依靠“低价”让用户形成了中低端的产品形象认知。现有套餐模式的用户大多是中端,在一线城市甚至可能是低端用户,虽然能挤压竞争对手,提升部分市场占有率,但对整个市场洗牌起不到太大颠覆作用。

虽然说,二三线品牌不会在短期内闻到死亡的味道,但并不意味着二三线品牌可以高枕无忧。搞死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而不是竞争对手!所有的二三线品牌应该牢记的是:品牌集中度提高是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永远是取胜之道,经营企业永远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句话总结定制行业的未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