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大光明藏

前面我们讲了“貌”为人之外相,“言”为人之内相,那么相对而言,“视”就更加重要了,“视”为神之相。道家学术里讲“精、气、神”,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这是道家修炼过程的高度浓缩。这里我们没有时间展开了,只简单解释一下“精气神”的概念。按我们现代人的理解来讲,精可以说是生命之源,表现为生命中的热能;气则是生命之动力,表现为生命中的力量;而神则是生命全部功能的最高统帅,表现为生命中的光能、光明。

我们身体的哪一个部分会发光?只有眼睛嘛。我们形容一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生命之“神”最容易表露出来的地方。前面我们讲过,心主神明,心神是生命中的大光明藏,而眼睛则是心灵的窗户,可以透出心光来。要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去,要看这个人有没有“神”,这个“神”是处在什么状态,当然就得抓住他的眼神。大家要知道,人的精神是瞬息万变的,但是,随便你怎么变,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变化,从眼睛里一定能够反应出来。一个人心虚一下,眼神一定会闪忽一下;一个人在你面前说谎话,他的眼神一定会躲躲闪闪,不敢正视你。当然,如果一个人的眼神能保持长时间的凝定、内敛,不随外境变化游移,那就说明他很有修行,不动心的功夫很深,有定力。总之,只要你有足够的观察力,对方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完全可以从眼睛里反应出来。

记得大概是2005年春天,我陪冯老师到云门寺去给佛源老和尚拜寿。佛源老和尚是云门宗的泰斗啊!老和尚八十五岁,平常眼睛总是半睁半闭,目光下垂,随便跟谁一起都是这样。但是,当他要问你话的时候,眼睛突然一睁,向上一抬,你在对面就感到一股电光射过来,非常凛冽!一般人跟他的目光一对接,马上心就会一颤,脑袋里往往就“嗡”的一下,然后一片空白,一身汗就下来了。真的,接触过老和尚的人,很多人都有那种被“电”了的感觉,真的是目光如电啊!这就是神完气足的表现。像这样的大修行人,平常目光内敛,涵养深秘,从不向外放逸,所以也不会显山露水。

我们平常也要注意哦,虽然做不到佛源老和尚那个样子,但是,也应该经常把自己的目光收一收、敛一敛、含一含、蓄一蓄。这样常常内敛含蓄,我们的精神才能够得到蓄积涵养。眼神要经常是内视,千万不要随便就两眼放光,四处乱看,让自己的神明追逐这个花花世界乱跑,这样随波逐流下去,神明渐渐就黯然无光了。

孟子就讲过这样的话,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孟子可是非常光明正大的人啊!但是,他也重视从眼睛里看人的内心世界。“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你要想真正抓住一个人的内心,没有哪一种方法比得上观察他的眼睛。一个人心中的是非善恶、起心动念,眼睛绝对能够反映出来。心中有正气的人,眼神绝对是瞭亮、清澈、透明,而且不会随意波动。“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眊焉,就是浑浊、阴暗、无神,那些心中没有正气的人,通过眼睛就能够看得出来。我们看有些人的眼睛,眼珠随时的溜溜转个不停,目光永远闪闪烁烁,不敢凝定在一个地方。这种人心里面算盘一定很多,随时都在算计人。那些正心诚意的人,眼神永远都是平平和和的,他跟你说话会看着你的眼睛,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是从眼睛来观察人的精神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