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莫让渠道促销成为价格折让

通过销售政策调动渠道成员的积极性,促进销售的提升或者抵御竞争 对手的冲击,是每个企业都会采用的方式。运用得好,自然可以将渠道商

牢牢地抓在手里,但是运用得不好,则会给企业自己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产品搭赠是企业常用的一种渠道促销方式,其目的是向渠道商提供额 外的利益,向渠道商施加压力,将更多的产品铺到市场上。这种方式确实 有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运用这种方式,而经销商也乐此不疲。产品搭 赠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达标搭赠,只要渠道商进货达到一定的数量,就 可以得到厂家对本产品的赠送;还有就是畅销品搭赠新品,渠道商要想拿 到畅销产品,就必须按照厂家要求同时销售一定比例的新产品。这些方式 都能够较为有效地帮助企业达成销售目的。但是有一种搭赠方式存在极大 的问题,那就是进货搭赠,这种方式就是渠道商只要进货而无论多少,都 可以得到厂家赠送一定比例的本产品,如十搭一、八搭一等。问题在哪里 呢?这种方式名其为渠道促销,实际上是价格折让,这对企业带来的危害

要远远超过它的好处!

现实中采用进货搭赠的企业并不少,为什么它们习惯采用这种方式 呢?原因就在于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在博弈中受制于渠道商。企业 采用进货搭赠往往是被迫的,由于其产品的价格体系不合理,不能给渠道

商带来满意的利润空间,因此需要通过进货搭赠的方式进行调剂,为渠道


商补充不足的利润,这样渠道商才愿意继续销售企业的产品。这种方式实

质上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成效,企业所为只不过是饮鸩止渴!

进货搭赠存在的危害主要有两点:

其一,企业失去了运作市场的费用空间。在达标搭赠或畅销品搭新品 的方式中,企业投入了额外的费用,但是也实现了自己的销售目的,如达 到了销售目标或者完成了新品推广,但是进货搭赠对于渠道商并没有任何 限制条件,渠道商只要一进货就会享有产品搭赠,这部分费用属于变动费 用,销量越大费用也就越高,并不会随着销量增大而降低费用比例,这就 使得企业损失了这部分费用的支配权。而渠道商通常是用来补充自己的利 润,不会将这部分费用拿来运作市场,导致企业的资源不足,影响企业对

市场的正常运作。

其二,企业对渠道商失去了管控力。达标搭赠和畅销品搭新品的方式 对渠道商都是有条件的,这也是企业在运用这种方式来推动渠道商按照要 求完成销售,但是进货搭赠方式下企业却失去了这种掌控力。他都已经得 到奖励了,你还怎么管控他呢?所以,这种方式也容易导致窜货,源头其

实就在企业自己!

采用进货搭赠的方式大多集中在整体实力较弱薄弱的二三线企业,明 知道这种方式存在弊端但仍采用, 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实在是没有办法,如 果渠道商不跟他合作也就完了,万般无奈下只好将利益补给渠道商,这样 多多少少能产生一些销售;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受到了区域销售人员的“绑 架”,这里排除那些暗中相互勾搭败坏企业的做法,从正常的角度讲,如 果渠道商缺乏足够的利润,销售人员是很难做工作的,每一个商家追逐的 都是利润,这一点毋庸置疑,利润不够靠刷脸很难,商家再给面子也就

一次两次,救急不救穷,长此以往绝不可能。于是,为了拿到薪资甚或奖


金,销售人员不断向公司抱怨和申请资源,大多数企业很难扛得住这种进 攻,谁也不敢拿销量开玩笑,最终只好屈就销售人员!有的企业出发点就 不正,想的是先把渠道商的钱收回来再说,心思根本就不在对市场的系统

运营上,而是一种贸易思维,这样的结局就只能是自食其果!

企业对渠道商进行激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必须掌握主动权,不能影 响对市场的良性运作。像进货搭赠这种方式,根源在于产品的价格体系设 计出现重大问题,无法满足渠道商的必要利润,自然要求企业额外弥补。

要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层面:

(1)渠道运营模式调整

采用进货搭赠方式的企业,其渠道运营模式大都较为粗放,企业的管 理重心很高,销售人员的管控重点只能达到经销商层面,对于更下一层级 的分销商和零售终端则无力维护,这种情况下只能将整个市场维护的职能 都交给经销商。与之相匹配的,企业必须将更多的资源给经销商,等于企

业基本放弃了对于市场的主导权。

要改变进货搭赠的方式,企业首先要调整粗放的渠道运营模式,将运 营管理的重心下沉到分销商和核心终端两个层面,需要重新分配渠道的利 润结构和资源体系,从经销商手里拿回部分资源,以企业自主规划的方式 重新投到市场上。其次,将市场运作与渠道商的激励相结合,使每一笔费 用投入都能强化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如此,企业对于渠道的影响将从 以往单纯依赖经销商转变为多种手段并用,更有利于推动市场建设的有序

开展。

(2)产品价格体系设计

为了有效匹配渠道运营模式的调整,企业还需要从源头重新设计产品

的价格体系。以往企业设计价格体系的逻辑,大都是从自身的成本和毛利


率出发,然后在出厂价的基础上由经销商自行确定供货价,如果直接供货 给零售终端,中间的利润空间还过得去,但要发展分销商立刻就会发现利

润空间不够,自然得不到渠道商的支持。

因此,企业必须重新调整设计产品价格体系的逻辑, 一定要遵循从市 场逆向倒推的逻辑:零售终端价(分不同终端类型)—终端进货价—二批 进货价—分销商进货价—经销商进货价(出厂价)—产品成本。在这个逻 辑中,企业必须确保终端零售价有竞争力,各级渠道商的利润不低于行业 平均水平(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而得),然后再考虑自身的毛利,最后要求 生产技术部门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只有按照这个逻辑来构建价格体系, 才能确保产品得到渠道商的充分支持,若能做到这些,也无须采用进货搭

赠的方式来弥补渠道利润, 一切都会在正常的框架下运行。

(3)正确运用渠道促销

在具体的战术实施层面,企业要对渠道促销激励形成正确的认识,绝

不能饮鸩止渴。

首先,企业必须搞清楚在每个市场阶段需要实施渠道促销的目的是什 么,这是个方向性的问题, 一错皆错。通常来说,需要通过促销来激励渠 道商的状况有几种:新产品上市、旺季前渠道压货、消化库存、狙击竞争 对手、强化渠道分销等。每一种目的都有各自相适应的促销方式,比如新 品上市就适合采用搭赠礼品、新产品搭赠畅销品、铺货达标奖励的方式来 激励渠道商,而消化库存适合采用补差价、搭赠促销品的方式,狙击竞争 对手则适合采用达标搭赠本品的方式,所以只有目的明确,才能确保渠道

促销运用的正确性。

其次,企业必须要了解每一种促销方式的优缺点,比如现金返利、搭

赠本品、搭赠礼品、捆绑促销、积分奖励、抽奖奖励、实物奖励等。这些


促销方式各有利弊,有的方式简单但容易破坏价格体系,有的方式有效但 操作较为复杂,企业对此必须非常清楚,然后再结合渠道促销的目的进行

相应的匹配,这样才能充分激励渠道商,同时达成企业的阶段性目的。

渠道促销是战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运用得有成效就必须进行综 合考虑,否则就会陷入将渠道促销做成价格折让的不利局面,使企业失去

对市场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