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09年,笔者出版了《任职资格管理》一书,这是一本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任职资格体系的原理、价值与方法论的图书。笔者从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缺乏高素质职业化员工队伍,员工职业化程度不高的角度切入,系统地阐述了华为如何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加速员工成长,实现员工职业化。

2010年以后,随着VUCA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消费者主权意识的觉醒,以及90后成为职场主体,这些都对组织与人才管理带来的颠覆性变革。

很多企业纷纷开展以对抗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目的管理变革,而这种管理变革必然是以人为最基本出发点,但是100多年来基于工作分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于“工作”、基于“岗位”、基于“事”,人的特性与需求很少被考虑,动态的人被迫去适配静态的岗位,这显然是一个违反人性的设计。

任职资格管理体系是以人为中心的,先人后事,其出发点和最终应用都是动态的“人”,而不是静态的岗位,使其能够灵活应对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就有了2016年笔者《任职资格管理3.0》一书的面世,此书不但宣告任职资格体系将成为人才管理体系的基础与核心,而且是以小说的方式全景展示任职资格体系的构建全过程。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构建了任职资格体系,它们更关注任职资格体系如何应用。另外,华为、腾讯等企业在任职资格体系构建与运营中也有了一些新的做法,于是有了这本《任职资格体系应用》的问世。

如果说2009年出版的《任职资格管理》侧重理论,2016年出版的《任职资格管理3.0》侧重体系建设,那么本书则是侧重应用。

《任职资格体系应用》重点讲述如何基于任职资格标准来设计学习地图,进行科学的、结构化的人才培养;如何将任职资格体系与人才盘点有机结合;如何借助任职资格体系进行知识管理;如何基于任职资格等级认证结果进行员工职位晋升与薪酬调整等。本书以小说的方式全景展示一家企业运用任职资格体系、人才盘点、学习培养体系帮助一位销售实习生一步一步成长为业务专家的职场故事。同时,随书附送价值60万元的任职资格标准、学习地图、人才盘点指南、员工个人发展计划(IDP)、职业化工作模板、任职资格等级认证办法等。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任职资格体系的底层逻辑还是牛顿世界观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还是工业时代的管理工具,但它却是一家公司的人才管理体系完成从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转变的一个很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