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如此可笑又不可思议的情况发生呢?我们的思维出了什么问题了呢?我们这种思考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我不能及时地发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一起想象一个画面,请一定跟着我想象,其实很容易做到,因为这也是一个如同盲人摸象一样被大家所熟知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不过在此我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延伸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片平原地带,四处长满了庄稼和各种树木,小河纵横流淌,在庄稼和树木的中间远远地点缀着一个个的村落,显然,这不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不过,由于连年的干旱,在一个村庄中仅有的一口水井干枯了,村主任便指派了村里唯一懂得打井的人去打一口新井。这是一个男人,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女人,但是这没关系,总之他是我们人类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一员,他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确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他长得也极其普通,你可以把他想象成任何人的模样。
他对打井很有经验,他在村子旁边看好了一块地方,他确定这个地方一定有水,而且水位不是很深。于是,他开始挖井了,后面的故事情节是一样的,当他挖到一定深度后,感觉应该有水了,但是迟迟挖不出水来,然后他决定放弃这个地点,在旁边另外选了一个地方继续挖。
我们想象最后一个画面。这是一个垂直的截面图,在厚厚的土层下面有一条涓涓流过的地下河流,在它上面的土层中被挖出了4个或者5个水井,但是它们都没有触及地下河流,而且很可惜的是,有2个水井仅差一点点就碰到水面了。在这幅画面的边缘,那个男人拿着铁锹、叼着烟走向了远处,并自言自语道:“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一个地方挖。”
我们不是在讨论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问题,虽然这个故事确实透露出这个道理,我们把这个故事的画面想象成我们的思考过程,我们是不是具有一样的浅尝辄止的思考习惯呢?我们平时的思考是不是,经常在没有触及问题之河流时就停止了呢?我们是否现在就回忆一下,是否在某一刻曾猛然地意识到,自己从前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太过肤浅了?从前与某个朋友争论不休的问题,原来是自己没有把问题看透彻?
但是,问题在于,正是因为我们的思考没有触及问题之河流,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思考触及的地方,我们的思考认为我们已经挖得足够深了,我们就会认为这个地方没水了,然后我们就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那么,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成为那些半途而废的水井, 在还没有发现问题最下面的河流时,就停止并转移到下一个问题去了。这一生不知要挖出多少个废井,但是,这些废井都是我们自己挖的,我们要为此负责,也就是我们要为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
那么什么是负责呢?我们很清楚,责任就是我们承诺或者敢于为自己做的或者其他人做的某些事情,所引起的后果担负惩罚和责备,并尽最大的努力弥补损失。显然,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勇于承担责任也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品质。但是,如果深入到思考的内部,我们会发现责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而这个含义对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指导意义。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负有责任的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你就会想:“将来一切的后果我都要承担的,因此我在行动之前要慎重选择。”那么,你就不会局限于一种选择,你会努力地寻找更多的可选择性,最后从中选择一条你认为最适合的。这时,你才会心安理得地想:“这是我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不怕将来的后果是什么,我无怨无悔。”当我们这么想时,就必然会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没有任何的勉强和恐惧。当然,我们自己也会认为这没有什么勇敢可言,这只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已。
其实,这两种对责任的理解最大的区别在于着眼点的不同。第一种理解的着眼点在事后的结果,而第二种理解的着眼点在做事之前的选择。所以,第一种理解把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人是否勇敢,也就是说把是否负责任与一个人的品德联系在一起,第二种理解将我们引导到一个人是否是明晰的,如果他是负责任的人,那么他必然是一个明晰的人,明晰的人就是自己主动选择自己人生的人。
我们是怎样理解责任的呢?
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吗?
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我们还要成为一个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人。
那么,我们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还是一个善于自己做选择的人呢?
习惯于随波逐流的人就停止思考,我们永远在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作为追随者是不需要主动思考的,只要听从领导、权威、专家、父母的意见即可。
追随者们认为自己最应该做的就是能够尽早地听到权威们的意见,并费尽心思地思考权威们的意见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个最早知道并领悟权威们的意见的人便成为成功人士,他是权威意见最权威的解释者,他满足于自己的解释,并由此带来别人的尊重和支持。
我们平时是在勤于思考,还是早已停止了思考?
如果我们平时缺乏对自己的观察,就无从知道这个有关自己的答案。
当我们还是青少年的时候,父母给我们灌输一些观念,我们是否质疑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是否开始回顾我们头脑中装着的一些固有的观念,然后质疑它们?
当我们成年以后,自己担负起家庭和工作的责任之后,我们是否在接受任何观念之前先质疑呢?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本身已经失去了敏感,然后就停止了独立思考,那么,我们怎么能发现自己已经停止思考了呢?所以,如果我们不承认自己已经停止了思考,那刚好说明我们事实上已经停止思考了,不是吗?当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多年以来我们的思想只是在随波逐流,难道这不正是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思考了吗?
如果你愿意的话,现在就回顾一下自己的内心经历。我们在讨论问题时,是否经常说或者想到:“某某大师曾说过应该这么做,所以我们也应该这么做;某某大师是怎么做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这么做。”显然,踩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是安全的.
但是,我们却失去了前人脚印之外更加广阔的人生体验,我们一直在重复着别人的人生。
那么,我们自己是谁?
我们还是自己吗?
我们为什么不过自己的生活呢?
难道每天过着同样的生活不是痛苦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