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制造型企业里,工厂运营的主旋律是生产交付,货期往往是生产计划安排的首要考虑要素,这不一定就是错的。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编制生产计划时,通常对完成订单、满足交付期的投入资源缺少必要的经济性权衡,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完成订单任务的实际成本过高、资源投放效益低,从而影响订单预期利润的实现。
以最少的投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客户订单的出货要求,是生产计划必须重点把握的工厂运营宗旨,因此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在资源投入管理方面遵守下述原则:
1. 定线、定区投产原则
本原则强调的要点是订单产品讲究在事前规划好的生产线或车间、工段生产,从而在计划层面就规避“乱流生产、浊流生产”。本原则的实施要求企业:
在生产方式上起码要实现流程生产,或虚拟流水生产、整流生产,如果实现了单件流或混流生产更佳。
明确各生产线或车间、工段的标准资源配置。
制定各生产线或车间、工段的标准产能。
界定各生产线或车间、工段的生产、加工对象(产品范围)。
2. 保障重要客户交期原则
生产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销售订单的交期要求,其中以下两类重要客户的订单交期应于生产计划编制时优先考虑:
战略类客户,是指为配合企业销售战略实现、营收增长需要而重点开发的客户,或已经呈现出较高增长和营收份额的客户。
现金牛类客户,是指购买价格较高、盈利能力较好、回款较快的客户,此类客户是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的重要来源。
3. 散单、补单定期投入原则
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秩序,非特殊许可情况下,一般禁止插单。而在处理散单、补单等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最大程度上维持生产秩序,还应核算生产资源的投放收益。因此,一般情况下对散单、补单类的操作应尽可能有计划地定期投入。
4. 产能利用最大化原则
一般而言,当订单量较多、交期较紧急时,工厂正常运营状态下的产能余力就需要释放出来。对于生产计划来讲,产能最大化就是要将用于生产的内、外部的机器设备、人力和出勤工时等产能要素,按单位时间内的订单量做出最大的、必要的投入调整,从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订单任务。表5.16左侧是一般制造型企业产能的正常运用,右侧是一般制造型企业产能的最大化利用,二者不同之处就在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资源(人/机/线)的负荷率。
表5.16 一般生产与最大化生产的区别
一般生产 最大化生产
5. 投产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原则
(1)生产计划编制要考虑利润最大化,具体操作应用可参考下述案例。
WF木制品公司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A1、A2两种刀座,已知:
①组装A1刀座需要A型配件5个,B型配件3个。
②组装A2刀座需要A型配件2个,B型配件4个。
③而在计划期内该工厂只能提供A型配件180个,B型配件135个。
④且WF木制公司每生产一个A1刀座可获取利润20元、一个A2刀座可获取利润15元。
求:在计划期内A1、A2刀座应该各安排生产多少个,才能使总利润最大?
解:第一步,制作决策表。如表5.17所示。
表5.17决策表
第二步,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如表5.18所示。
表5.18通过线性规划求解
在计划期内,理论安排生产32.14个A1刀座和9.64个A2刀座,可获取最大利润787.50元。
(2)总计划成本最低。这包括人工(直接人工/间接人工/加班费/招聘费/培训费/辞退费)、库货成本(资金时间成本/管理费/折损)、缺货成本(罚款/机会成本)及外发费用等应控制在最优范围内。具体操作应用可参考下述案例。
WF木制品公司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组装工序生产A3刀座,已知:
①2017年9月—11月组装工序A3刀座的销售需求分别为:45000个、35000个、23000个。
②2017年9月—11月工作时间分别为:22天、19天、22天,每天8小时。
③可投入A1刀座组装的现有作业人力:2人。
④组装标准人工成本=0.5元/个=20元/小时÷(60分钟÷1.5分钟/个)。
⑤招聘及培训成本:2000元/人。
⑥解聘成本:5000元/人。
⑦外发组装成本:1元/个。
⑧存货成本:0.6元/个/月。
⑨缺货成本:1.2元/个。
⑩期初存货、安全存量、组装工序产量任务及期末存货参见表5.19。
表5.19期初存货、安全存量、组装工序产量任务及期末存货
⑪WF公司拟定了如下三个组装计划方案:
● 生产计划方案1-产量与订单相同,通过调整投入作业人力数量满足销售需求。
● 生产计划方案2-投入人力及工时不增加,通过库存及缺货来调节供应。
● 生产计划方案3-投入人力及工时不增加,通过外发加工满足销售需求。
问:哪种生产计划方案总成本最低?
解:
生产计划方案1-产量与订单相同,通过调整投入作业人力数量满足销售需求,成本见表5.20核算结果。
表5.20生产计划方案1成本核算结果
生产计划方案2-投入人力及工时不增加,通过库存及缺货来调节供应,成本见表5.21核算结果。
表5.21 生产计划方案2成本核算结果
生产计划方案3-投入人力及工时不增加,通过外发加工满足销售需求,成本见表5.22核算结果。
表5.22 生产计划方案3成本核算结果
比较上述三个生产计划方案,方案1通过调整投入作业人力数量满足销售需求所需支付的成本最低。
关于本原则于实际中的应用可能远较上述案例复杂,但其核心都是围绕实现企业资源整体收益最大化的理念展开的。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为追求订单投产的利润最大化、耗用成本最低化,通常用到的技术工具有线性规划求解法、整数规划求解法、反复试验法、综合策略法等。这些方法均需要将各个订单的产品、价格、数量、交期与企业的标准工时、人力、设备、生产模式、物流、作息时间、物料供给、库存及其相应的成本水平等变量进行综合评价,其数据量处理工作量是极其庞大的,一般需要结合专用编程软件计算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