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要从小事做起

管理从来没有锦囊妙计,企业成本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成本控制从年度计划开始

我到任何一家企业做咨询都要了解该企业的成本控制即预算情况,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预算,没有预算的企业能控制好成本也是巧合。其实,没有预算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粗算和细算的区别而已。每个企业都要制订全年计划,全年计划就是总预算。总预算准确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各下属单位和部门是否认真。年度计划的制订路径可能各不相同,但基本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年度计划既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又是上一年度实际完成任务的提高量,再加上对今年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定要全员参与预算计划,绝不能少数人凭空捏造、想当然得出结论。预算如果广泛征求了员工意见,形成年度计划之后,分解到各个岗位,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只有年初落实到人,年终才能落到实处。

成本控制从年初制订计划开始,既包括经营指标,又涵盖费用开支预算,如培训预算、招聘预算、接待预算等。

必须专项审批无计划开支

不少企业制订的年度计划只有几个经营指标,遇到经营现实问题,各种请示报告纷至沓来:要钱、要钱,多数请示是要钱。企业钱多还好,老总或老板大笔一挥,给钱就行。遇到经济危机或者资金短缺,老板还不愁死?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老板本人,为什么不在年初就做好预算呢?

原来,年度计划只有经营指标、赚钱目标,没有投入指标。企业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投入最小化、回报最大化。没有投入,企业怎么运转?如果企业没有在年初制订各种费用预算,事到临头又必须开支时,要办理审批手续,不允许先斩后奏,其实就是补做一次预算。

预算全面、计划得当的企业没有那么多的“额外开支”,一是企业早就预留了这笔开支;二是企业对各种不确定性支出早就定好了各级岗位员工“相机行事”的标准,或者是早就确定了费用额度控制指标,在额度范围内,只要你能完成经营指标,怎么花钱自己说了算!

成本控制关乎企业战略、要关注细节

成本控制关乎企业战略,有没有这种认识是区分成本意识强弱的试金石,也是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成本控制无疑要关注细节,应该关注什么细节?哪些环节可以忽略?这个问题很重要,否则,就会出现“捡到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

成本控制需要全员参与,盯住细节、盯住琐碎的小事。不浪费一张纸、不浪费一滴油,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用水,使用可以重复利用的旧物,随时提出减少支出、增加回报的建议……人人杜绝浪费,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成本控制要有战略眼光,要实现回报最大化。投入增加一倍,回报增加两倍,甚至十倍、百倍,哪种投入更划算,大家都能判断出来。在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前提下,扩大规模无疑是最好的成本控制方法,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做管理的人,永远不要盯住员工花了多少钱,而要盯住他赚了多少钱,通常情况下,投入与产出是成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