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也会上瘾

当恻隐之心开始发动时,你内心中就能体会到一点天赋的本性——诚。只要你把爱心、慈悲心付诸行动,哪怕再微小、再不起眼,你都能从中体会到那种精神纯净、没有污染的快乐。所以,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是帮助别人嘛。

这不是一句空话啊!现在,你可以看见社会上很多人在做慈善,也有很多人去做义工,为什么他们乐此不疲?因为“曲能有诚”,一个人做好事也会上瘾的哦!甚至有些名人、明星们做慈善的瘾还非常大,比如李连杰、成龙,还有那个号称“中国首善”的陈光标,等等。

成都有一个佛教团体,每年秋天都要放生一百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我前些年参加过他们的放生活动,那时候人数还很少,只有十来个人,感到人手很不够。但后来参加放生活动的人逐渐多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多,到了现在是什么程度?你要想参加这个放生活动,必须提前报名排队,排不上还去不成。每年都有从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过来的人,还有台湾、香港的居士专门来成都参加放生,一住就是两三个月。

你真正去做慈善,真的会上瘾哦!这个瘾是持久的、充实的、快乐的。经常做慈善的人,每天早上起来,感觉太阳都要亮一些,性情格外舒畅。这就是“曲能有诚”的功效。内心的一念真诚发动了以后,整个人从精神到身体都会洋溢着快乐。

做慈善上瘾了,那和喝酒、抽烟、K粉上瘾可完全不一样啊!烟酒、吸毒、赌博上瘾的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每天都处于后悔和痛苦之中。尤其是吸毒上瘾的人,有时候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痛苦?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念之诚的存在啊!这些人的内心之诚,被外面的七情六欲、被烟赌毒等不良习气所包围、左右。虽然他内心深处的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知道吸毒上瘾会要了老命、赌博上瘾会倾家荡产、喝酒上瘾会乱性,可他就是刹不住车,后悔归后悔,遇到了还是管不住自己。这样的人,因为内心之诚与不良习气的矛盾,就造成人格上的分裂。

心理学上说,心理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人格的分裂。因为分裂,自己的行为无法同内心深处的一念之诚相合,所以痛苦不堪。反过来,恻隐之心、仁慈之心正是发乎于内心之诚,并在社会人际中表现出来,行为和精神合一,日常行为与心体本性表里一致,这样的人就会越来越快乐。这就是“曲能有诚”给你的真实回报。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一段是一系列很严谨的层层递进的过程。刚才说了,哪怕很小的善事,只要真心诚意去做了,都会得到愉悦的回报,这就是天道之诚的体现,也是因果分毫不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