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给病人看病时,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叫“把脉”,即医生用手指按住病人的脉搏,根据脉象的变化就能大概判断出病人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脉象的变化对分辨气血的盈亏,推断疾病所在的方位,以及识别病情的缓急都能提供十分关键的信息。
同样,作为一个店长,也必须具备经常为门店的经营管理进行“把脉”的能力。经常给门店“把把脉”,找出经营不善或管理不力的症结所在,然后通过迅速改善和弥补,让门店健康快速地运转下去。那么,店长在给门店“把脉”的时候,都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在为门店“把脉”之前,都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把脉”的要点和方法需要聚焦在经营管理的哪些细节上?
(一)查门店的日常管理记录
每家门店都有日常的交接班记录表,表格中会详细记录员工的上下班和交接班时间。查看日常交接班表,表面上看是在检查哪些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守时和律己,实际上则是店长在根据交接班记录判断哪些员工适合长期培养,而哪些员工则不值得花太多的时间去培养。
比如一个上下班守时、做事认真细致又有耐心的员工(慢性格,慢热型,缺乏激情),在销售业绩上的表现可能不是很出彩,但在门店的管理方面,因为他“循规蹈矩”,所以不会犯常规性的错误。把店内的日常管理性工作分配给这样的员工,店长一般都会很放心。而一个个性十足、工作作风散漫、上下班做不到守时和律己的员工,通常都会让店长很头疼。这样的员工,若还能长时间留在店里,那就只有一个理由:他的销售业绩很棒,店长舍不得辞掉他。
当然,员工在登记交接班表的时候,也可能存在“造假”,比如让同事代签或代做记录。员工是否经常造假,通常也可以根据记录的内容和笔迹,甚至是登记时间节点的规律来进行判断。通过检查日常交接班记录表,店长可以判断店里员工的个性、性格和工作习惯等特点,然后再根据门店的需要对员工进行有计划地培养。
除了查看日常的交接班表,还要定期认真检查日常的会议记录表、工作安排表、安全检查表、值日表、商品出入表等。很多店长对于这类琐碎工作的处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甚至懒得做记录。店长如果对这类细节性工作都不够重视,自己作风散漫,又怎么能指望手下员工认真对待?
当店长忽略门店的细节性工作,一旦发生意外,遭受财产损失严重之后,就查找事故原因和追究责任人都无从下手。
某门店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突发火灾,当火苗很小,员工拔掉干粉灭火器的保险销,准备对着火苗喷射的时候,却发现灭火器已经过期。结果,当火警赶来的时候,门店的过火面积已经过半,财产损失严重。经过检查发现,起火原因是店内照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
事后,在事故责任追究大会上,该店店长因在工作流程的管理上存在疏忽而承担主要责任。首先,因为店长没有按规定及时检查店内照明线路,且在安排属下员工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管理松懈,没有做日常的检查登记,而员工在检查的过程中又是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根本就没有认真检查过,这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次,店长也没有及时对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以至于过期的灭火器在火灾发生的前期没有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财产损失扩大,这个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还是在店长。
因此,经常查看门店的管理记录,对店长来说是一件不得不做的细节性工作,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
(二)查交易次数和客单价
店长查看门店交易次数和客单价,除了做好日常的销售业绩统计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意义吗?
比如,一家门店在某段时间内,日常的客流量和进店率基本都保持不变,但店内商品的成交率却在不断下降,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店内商品陈列出了问题,还是产品本身出了问题?是服务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还是其他方面存在问题?只要深入探究就一定能找出很多问题。
例如,在门店日常的顾客进店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成交率却在不断下降,说明很多顾客进店之后,只是在店内走马观花转了个圈,并没有掏腰包买商品。出现这种情况,店长有没有认真分析过附近同一商圈内的其他竞争品牌门店?别人的门店顾客进店率和商品成交率如何?如果竞争品牌门店的顾客进店率和我们差不多,而商品成交率不降反升,那么别人的门店都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是别人降低了商品价格在做促销,还是为买商品的顾客提供了特殊的服务?是人家的商品包装比我们更有吸引力,还是有其他原因?
(三)查看门店的库存数量
把门店内的商品库存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也是店长必须具备的能力。库存数量控制的合理,门店运营起来才不会存在太大的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好一家门店并不比管理好一家公司轻松,且很多管理方式和方法都是差不多的。
公司通常都会招一些“储备”人才来应对有可能突发的人才危机。同样,一家门店也要经常备一些常规产品在库房里,以应对突然接到的“团购”大单。那么,一家门店的库存量保持在什么范围内才算合理?这就要看门店日常的销售情况了,比如有没有尖刀产品?有没有畅销款?有没有热销款?有没有促销款?这些产品在门店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存货。
因此,店长要养成经常查看门店商品库存数量的习惯。这么做,一方面能够防止滞销商品过度积压,占用库存空间;另一方面,做到对门店库存数量清楚,在遇到节假日做活动的时候,店长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哪些商品可以拿来做活动,哪些商品不适合,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临阵乱套。
经常查看门店商品库存,并对库存商品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分析数据中还能找出商品卖得好与不好的可能原因,对店长管理门店商品,甚至是调整商品结构,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店长查看门店管理记录、门店交易次数和客单价,以及门店库存数量的时候,除了关注“数据”的变化之外,更要用心去研究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一些我们不太容易看到的“危”和“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