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资产运用效率指标诊断

(一)常用资产效率指标的构成与表现判定

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是衡量企业资产利用有效性、充分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企业期间收益和经营安全(如现金流等)。对一般制造型企业而言,其资产效率的诊断可参考表6.5。

表6.5 一般制造型企业资产效率诊断表

(二)常用资产效率指标的业绩改进

当经营决策者对资产运用效率不满意时,一般可参考表6.6进行改进。

表6.6 一般制造型企业资产效率改善指南

(三)常用资产效率指标的应用检视

在资产效率改善的同时,经营决策者应围绕各个资产效率指标目标的实现,完善或建立适用于本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运营规则,相应的检视要点参考如下。

(1)经营决策者和财务、销售等职能主管人员能否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作为工作的指导依据,这包括但不限于:

​ 交易结算方式的确定。

​ 回款周期标准的制定及执行。

​ 回款计划的制定及执行。

​ 资金应用计划的制定及执行。

​ 资金平衡表的制定及执行等。

(2)销售、计划、采购、生产及仓库等职能主管人员能否运用应存货款周转率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依据,这包括但不限于:

​ 订单交付、制造、采购库及存周期标准的制定及执行。

​ 最高存库、先进先出、盘点及物料配送仓库管理规范的制定及执行等。

(3)经营决策者、财务、计划及生产等职能主管人员能否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依据,这包括但不限于:

​ 固定资产的稼动率及负荷管理。

​ 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产值、利润贡献度管理。

​ 固定资产的增置、运用、转移及清除等。

(4)经营决策者及财务等职能主管人员能否运用总资产周转率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依据,这包括但不限于:

​ 避免货币资金闲置。

​ 减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 加速产品流动。

​ 减少或控制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入等。

周转率,无论是对于一般制造型企业,还是销售流通型企业均是非常重要的运营效率指标,其对资产的高效利用必将促成股东资本收益率(ROE)的向上,具体请参考下述两个方案的对比分析。

【方案一】:A企业投入1000元的总成本用于YM123产品的生产,出厂价格为1300元,从投入到回款周期为180天。180天内A企业生产、出货YM123产品并回款1个循环,利润率30%、创造利润300元。如果A企业的股东权益系为1,则A企业的股东资本收益率(ROE1)=30%×1×1=30%。

【方案二】:A企业投入1000元的总成本用于YM123产品的生产,出厂价格为1200元,从投入到回款周期为90天。180天内A企业运用初始资本1000元及经营所得实现了生产、出货YM123产品并回款2个循环,利润率20%、创造利润440元。如果A企业的股东权益系为1,则A企业的股东资本收益率(ROE2)=20%×2×1=40%。

上例表明:

如果改善资产周转率,企业可以取得更高的股东资本收益率,这包括更高的销售额、更高的利润额。

如果改善资产周转率,企业可以选更具竞争力的经营方式,这包括更低的销售价格或相同价格时赋予产品更好的质量和使用体验等。

正因为如此,一般制造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越来越重视密切影响资产应用效率的订单交付周期、制造周期、库存周期、回款周期等的改善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