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荣誉激励

1.针对需求

当物质需求满足后,继续给予更多的物质激励,其边际效应会越来越小,但如果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荣誉激励,表彰他们有责任、有成就的行为,将会使被激励者充满责任感、成就感、价值感。

2.实现方式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提出:“要用好、用活荣誉仪式与荣誉信物,通过正向积极、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荣誉表彰仪式让优秀的组织与个人获得更大的荣耀感,让荣耀感进一步激发出组织与个体更大的责任感,让个体性‘一枝先秀’的榜样引导出群体性‘百花齐放’的奋进。”

华为非常善于发挥荣誉激励的作用,任正非说:“要花点钱做一些典礼、发奖典礼上的精神激励,一定会有人记住的,这是对人的长期激励。”借鉴华为的经验,我们总结了荣誉激励机制建设的几个要点:

(1)荣誉体系分类

依据不同的激励方向,设计周期性的多重奖项。不但要对中基层员工进行激励,而且也应对高层有所涉及,重视业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职能部门的激励,关注业务运营等硬性激励,也重视文化等软实力的表现。

表10-4 荣誉分类

荣誉分类

说明

举例

企业文化类

在践行企业文化理念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团队和个人所设立的荣誉奖项

文化之星

业务类

在业务运营过程中,面向突出的业绩表现的团队和个人所设立的荣誉奖项

销售精英奖、服务之星

职能类

在职能管理和专业能力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团队和个人所设立的荣誉奖项

明日之星、最佳效率改进奖、最佳学习分享奖

综合类

综合考虑企业文化、业务运营、职能管理等方面,所设立的荣誉奖项

正能量之光、恪尽职责奖、服务纪念奖

(2)奖项结构

纵向考虑公司级和部门级荣誉的合理配置;横向考量企业文化类、业务类、职能类和综合类的比例。

荣誉设立符合时间线,不宜集中在年底或年中,应合理分布于一年中,同时应避开公司销售、生产旺季。

(3)荣誉名称与激励对象

各奖项名称要富有感召力,能明显的表达要激励的方向;明确激励对象,团队还是个人。

(4)评选周期

公司级奖项的评选周期为年度,部门级奖项可按月度、双月度、季度评选。

(5)评选标准

各项荣誉的评选指标要有针对性。如表10-5所示。

表10-5 各类荣誉评选指标设定方式

荣誉分类

评选指标

企业文化类

以文化考核中部分关键指标为重点,综合考虑专业能力和经营指标

业务体类

以经营考核中部分关键指标为重点,综合考虑专业能力和文化指标

职能体类

以专业能力考核中部分关键指标为重点,综合考虑文化和经营指标

综合类

综合考虑文化、专业能力和经营指标

同时,应设立评选指标的否决项,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提供虚假的个人/团队评选资料,业绩考核级别不达标的团队和个人,无权参与当期荣誉评选。

(6)评选数量

荣誉奖励比例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使荣誉激励“贬值”,企业付出的成本发挥不了作用,过低则会打击员工争取的积极性。月度与季度奖项的奖励范围建议在员工人数的10%~15%;半年度奖励范围建议在5%~10%;年度奖励范围建议在2%~5%。

(7)奖励内容

荣誉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奖励形式为荣誉奖状、奖杯、奖牌、锦旗等。物质奖励主要为现金、实物、纪念品等。

(8)荣誉传播

部门级奖励:组织召开经验介绍会、内部媒体宣传等。

公司级奖励: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内部媒体传播、部分优秀案例制作微电影、给家人发贺信、在外部报纸、地方媒体,以及公司投放的广告宣传中投放,将年度个人及团队大奖获得者做成年终挂历,分享给每位员工。

3.总体策略

在荣誉激励管理的总体策略上,笔者建议借鉴华为的做法,多设奖项,奖励面要大,奖励仪式要隆重,让更多的平凡人通过企业的奖励和仪式获得感动。

(七)全面认可

1.针对需求

全面认可评价,指的是在承认员工绩效贡献的基础上,对员工努力工作的其他维度给予关注和认可。通过对员工行为、态度等给予及时的认可和评价,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同事的关爱,感受到自己的组织价值被赏识。

全面认可针对的是人们希望被关心、被友好对待的情感需求,以及被认可、被赞赏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目的是激发员工动力和热情,从而将员工的潜力发挥到最大。

2.实现方式

全面认可评价,是针对员工在组织中表现出的正向行为进行评价并认可。常见的做法是,凡是员工表现出自我成长、组织忠诚、客户忠诚等符合文化理念的行为,都给予一定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额度,可以在认可商城中进行消费。实际操作要点有:

①认可对象:全面认可激励针对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管理实践中,主要是领导或周围同事对基层员工的认可激励,偶尔也会出现下属激励领导的现象。

②认可内容:全面认可主要针对员工日常工作中的正向行为,包括体现积极成长、积极应对困难、积极贡献、主动担当、提升客户满意度等行为,只要是符合文化理念和社会美德的正向行为都应该给予认可鼓励。

③认可方式:为了便于操作,企业可以建立全面认可线上系统,任何一个员工看到一个正向行为时,都可以在手机App发起认可,奖励给被认可同事“认可币”,并附上简要描述发送到工作圈,同事和领导看到后可以追加认可或点赞。

④认可奖励:领导和同事过程中的认可本身就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奖励,为了提升全面认可的趣味性和获得感,可以在线上系统中设置“福利商城”。当员工积攒一定数量的“认可币”后,可以在福利商城中兑换奖品,小奖品可以提供员工日常工作生活所用的水杯、笔记本、鼠标垫等,大奖品可以设置为外出参观培训、外出旅游、小长假等。

3.总体策略

​ 正面评价为主,避免负面评价。

​ 以精神激励为主,结合物质激励。

​ 评价指标以行为指标为主,绩效指标为辅。

​ 即时评价为主,周期性评价为辅。

全面认可评价是日常行为评价,不可混同于绩效和劳动态度考核,但全面认可系统将员工的日常行为全面、及时地记录下来,为劳动态度考核提供了有力支撑,员工和领导可以参考系统中记录的关键事件进行打分。

全面认可评价将认可、行为评价、积分制和游戏化激励等方式打通,形成一体化员工认可评价与激励解决方案,是提升员工日常工作积极性和团队文化氛围的有效举措。

(八)使命牵引

1.针对需求

钱、权、荣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激起人的动力,但对于一少部分人却未必管用,就是那些已经获得足够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更看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2.实现方式

使命激励主要靠企业家的领导力,要求企业家首先是一个富有使命感的人,能够为企业树立明确而又充满意义的使命;其次,企业家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给予他展现自身抱负的机会和充分的授权。

3.总体策略

志同道合:使命即方向,而且是终极方向,只有找到方向一致、志趣相合的人,才能用企业的使命激励其一同奋斗。

充分授权:高层管理者,通常不需要外在的监督与牵引,只要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和授权,他就会为了认定的事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