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哪怕对于一个只有两三人的小团队来说,要管理好团队也必须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每一位成员的日常行为规范。而对于那些超过十人以上的团队来说,不仅要制定明确的日常规章制度,还要根据团队各成员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平合理的行为规范,做到既不影响团队管理,又能帮助团队成员进步成长。
团队管理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学问。只有管理办法运用得当,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会与日俱增,正所谓“众人同心,其利断金”,能把团队各成员的心都拴在一起,这样的团队还有什么事情做不了?还有什么产品卖不出去?还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
那么,店长到底该如何运用管理技巧来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团队?接下来,我们就以服装专卖店为例来看一个实际的管理案例。
A服装品牌在某高档商场里设有专柜,该专柜只有一个店长,两名全职导购员和一名兼职导购员。两名全职导购人员实行的是倒班制,也就是正常情况下该专柜只有店长和一名导购人员在,只有在某个导购人员突然有事或遇上节假日要做活动的时候,那名兼职导购员才会赶来帮忙。
一天上午,店里来了两位年轻女生,其中一位即将出嫁,而另一位则是来陪她挑选衣服的闺蜜。经过和导购员S的一番沟通和交流后,在闺蜜的建议下,女生决定一次性购买两套服装,外加两套真丝内衣,这位女生一下子便成了A服装专柜的VIP金卡客户。但女生在付完款之后,问导购员S能不能帮忙将这几套服装送到她家里,因为她还要和闺蜜一起去别的地方挑选婚纱,而她家也在附近。该女生已经是该店的VIP金卡客户,导购员S也没办法拒绝她的这点要求。
这下可把S给难住了。因为店里有明文规定导购员在上班期间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即使偶尔离开也不能超过三分钟,否则就会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甚至是扣掉当月薪水。不巧的是店长昨天就特地叮嘱过S,说今天上午要出去见一个老客户,要她寸步不离看好店面,再有事情也要等她中午回来再说。
一边是自己分身乏术没办法离开店面,一边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产品又提出个不算过分服务要求的顾客,这下该如何是好?顾客诚然得罪不起,但店面也确实是时刻离不开人。内心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后,S决定请隔壁鞋子柜台的导购员帮忙照看一下店面,然后她便帮忙将衣物送到了顾客的家里,来来回回一共花了三十多分钟。
然而不巧的是,在这三十多分钟里,正赶上A服装品牌的督导人员(服装公司总部人员)到这里巡店,结果发现柜台内空无一人!督导便打电话询问店长,这件事就像水波纹一样慢慢扩散开来。后来,总部领导当着店长和两位导购员的面,把他们痛批了一顿,而之后店长又当着两位导购员的面,狠狠地批评了S,并按照规定不仅罚了S的款,还扣了她当月的一部分薪水。结果,一个礼拜后,S辞职不干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难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给导购员S,她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店长。
首先,店长在店面和人员的管理上就存在着不合理。
一个店面专柜只有店长和两名导购人员,而且其中一位还是兼职,只有门店很忙的时候才来。在正常的营业情况下,店内只有一名导购员和店长,人员的安排上明显紧张,作为店长应该考虑到人员安排的合理性。比如当店长不在店,店内只有一名导购人员时,店长首先就要考虑到:若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该怎么办?能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对待?是不是应该通知兼职导购员来上班,以保证正常情况下店内时刻都有两个人在?
其次,在事情发生后,作为领导的店长首先应该做自我检讨,不要当着公司其他员工的面厉声批评S,错误之处简单明了地点到为止,因为当时的情况让S也没有办法,她也知道自己不能擅自离岗,但为了做成业绩也算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这种情况下,S的心里也不好受,并按公司规定接受了惩罚。此时此刻的店长应该私下找个时间和S交心聊聊,首先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说明是因为自身的管理失误才让她被罚款,先安慰S,再传授给她下次遇到类似事件的处理办法:打电话求助领导或同事,或者和顾客商量,让顾客留下电话地址,然后延迟时间送货上门。
作为管理者的店长,首先要学会如何去承担责任,然后是如何防范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要交给团队成员如何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到事情发生后就知道批评抱怨。那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又会使团队成员的心里充满负面情绪。
要想赢得一个人,首先就要赢得对方的“心”,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只有心能团结到一起的人,才会为了同一个目标“心甘情愿”地付出和努力,才能形成一个具有超强战斗力的优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