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不足以为人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过去有个说法,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个大家比较能理解,只要给你一台电脑上网,不出家门,你就能知天下事,这几天美国的卫星在撞月球、伊拉克又发生了袭击事件,等等。还有你买一张报纸看,天下的事你坐在家里也能明白了。但是,“君子不出家而能成教于国”,能坐在家里把一个国家教化了,这个就有点玄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为什么呢?这一章下面的内容就是谈这个问题的。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只要你在家里能做到真“孝”,做到真“慈”,做到真“弟”,那么,你就既能够侍奉好君长,又能够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同时你还能管理好下属。这里说的孝、弟、慈,都是在家族里面对待家人的态度。

孝,是晚辈对待长辈应该遵守的原则。过去说“不孝不足以为人”,一个人如果不孝的话,那就没有资格被称为人。因为你只有纯粹的动物性,没有人性。老虎、豹子把它们的幼兽抚养大了,就把它们撵出自己的地盘,这些幼兽就远远地离开父母的地盘自谋饮食,也不会去报答父母,这就是动物的本性。所以古代骂人最厉害的就是不孝。哪怕你在社会上是一个坏人,是一个强盗、流氓,如果你不孝,那你在流氓圈子里、在黑社会里面都没有立身之处。盗亦有道,黑社会里的哥儿们,大家还讲个忠孝义气嘛!

我们大家看过《水浒传》,里面有个黑旋风李逵,他是天煞星转世,成天光着膀子,提着两只大板斧,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李逵就怕人家说他不孝。书中说有一次,水泊梁山的好汉们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大家吃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李逵哭起来了。大家很奇怪,这家伙从来就没感情的,杀人如麻,无法无天,两斤酒一下肚,天王老子都不认的,今天为什么会哭了呢?大家一问,才知道他想他娘了。他说我在这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痛快之极,但我娘还在老家受苦,我一定要去把我娘接来享福。这没啥说的,尽孝那是最大的理由,所以宋江就把他放回去了。回去以后,他娘的双眼都瞎了,就是在家哭儿子哭的。母子见面很高兴,他背着娘往梁山去了。结果,在一座山上,他去给老娘找水喝,回来时,他娘却被老虎吃了。这李逵一气之下,追踪到老虎洞里,把一窝大小老虎全部砍死了。报完仇以后,就大步流星回到梁山泊,从此再无牵挂。

大家看,就这么一个杀人如麻的人,却是非常孝顺。《水浒传》能这么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就是因为其中描写的人物个个都是活生生的,连李逵这么粗鲁的人,其孝心都是感人至深的。梁山好汉们聚会的大厅称为“聚义厅”,就是在忠孝仁义这一点上,引起了后世读者的共鸣。

一个人在古代,如果背上了不孝的罪名,一辈子都不可能抬得起头。不孝之人,要考试求取功名是不可能的,要做其他的事情也很难,你只能背井离乡,到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去。哪怕你是做小生意,卖个烧饼什么的,都得到没人知道的地方,不然,当别人知道你是不孝之人,就会鄙视你说:咦!不孝之人的东西怎么能吃呢?!所以,孝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做人的根本。过去说“以孝治天下”,就是因为你真正能做到孝,在家能孝敬父母,出门你就会尊敬师长、尊敬领导。所以,这里说“孝者,所以事君也。”

当然,我们刚才举的《水浒》中梁山好汉的例子,都是造反英雄,他们不忠于皇帝。李逵这些人的君长,也不是宋朝的皇帝,而是江湖上的及时雨宋江,是宋公明哥哥嘛!李逵对宋江的忠诚度,那是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的。所以,忠和孝是一对双胞胎,谁也离不开谁。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企业、在单位上做人事管理工作,在这方面就要留心一下。当我们要提拔一个干部或要召进一个员工时,尤其是想把他放在重要岗位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察一下他的家庭情况?看一看他对父母怎么样?大家不要以为他在家里面孝不孝顺,是人家的私事,与公事没有关系,认为他只要在单位上能好好工作,尽心尽职就行了,管人家在家里怎么样干吗?但是一个人,他的思想、行为是长期形成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果在家里都不能很好地侍奉父母、侍奉自己的长辈,他又怎么可能忠于企业?怎么可能忠于自己的领导?我们想要认识一个人在公众场合下的言行,看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那就要看他的私下行为。每个人置身于社会,为了自我保护,都会戴上面具。戴着面具的时候,他就会有安全感,就会隐藏自己的缺点。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在最私密的状态中,尤其是在自己家里,一切才会暴露无遗。

所以,要判断一个人,真的要从他怎么对待家人、怎么对待最亲的人入手。看他的品格也好、性格也好,都要往细处看。古人说,孝道和诚道是一体的,这是因为两种心理,恰是处于同一种心理机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