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治理评价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流程测量标准、流程测量方法、流程评价机制。
1.流程测量标准:
无论是业务流程建设还是流程治理规则,要对产生的结果进行测量评价,建议的测量标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业务绩效测量。对业务流程变革项目来说,可以从宏观上来关联业务绩效,比如营销模块的LTC流程变革项目,可以从销售的核心业务KPI关联,可以关联销售额增长、营收回款率等指标来体现业务绩效。但是要注意的是,从流程建设好,到真正促进业务绩效成果,需要一定时间,这个时间要视公司实际情况而定。另外,从微观上当个流程关联对应业务KPI,也是可以的。如计划流程改进,至少可以关联计划达成率提升,这样的流程本身就是承载业务的,流程本身运转的好坏,是可以直接影响业务KPI结果的。只是,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即便是强关联的业务KPI,也要关注是否排除掉客观因素,比如停电停产导致的计划达成率降低,就不应该归咎到计划流程绩效。
2)流程本身绩效测量。对流程本身来说,流程的标准时效和输出就是流程本身的绩效测量,流程文件规划的标准流程周期时间,和实际运行的时间对比,可以计算出流程时效达成率。流程的标准输出和实际输出对比,可以计算出流程输出达成率,这些都是流程本身的绩效测量指标。
3)风险控制。流程本身可以通过设置KCP(关键控制点)来预防风险,因此对流程风险的控制,也可以作为流程测量绩效。只不过风险控制,很难有量化的数据,一般以相关业务人员主观评价为主。
2.流程测量方法:
流程测量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能拿到具体数据的,就采用数据评价法,以具体数据来评价流程治理绩效。另一种是没法取得数据的,此时建议采用主观评价法。
1)数据统计评价。流程关联的业务KPI数据需要同绩效管理数据对接,或者直接同绩效管理部门获取数据都是可以的。对于流程运行本身的数据来说,一方面要借助业务流程所在系统如SAP、OA等系统直接导出流程运行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流程管理软件,对流程运行数据进行对接处理。这些数据的特点是必须借助先进的IT系统才可以获得,因此要想获取数据完整及时,必须导入先进的IT系统。
2)对于一些无法取得数据的流程,必须采用主观评价。比如客户服务流程,可以通过客户问卷调查、客户评价等方式对这个流程进行考评。
3.评价机制:
流程治理评价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完善的流程治理评价机制,这些机制内容包括:
1)评价流程。建议评价流程如下:
经过流程管理专业团队,根据流程测量规则,对参与考评的流程通过数据评价与主观评价,对流程绩效进行初评,经过流程owner确认,流程治理委员会审批后生效,最后基于评价的问题进行流程改进。这个流程很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的,刚开始导入流程治理的时候,不需要对所有流程进行评价,可以选取一些高阶的流程进行试点,机制成熟后再通过授权让各分子公司,各业务模块的人对流程治理进行评价。
2)评价团队。评价团队首先应该有流程管理的专业团队,一般导入了流程管理的公司至少会有流程管理部这样的组织存在,尽量让这样的专业团队对流程运行情况进行初评,然后是审批流程评价结果。尽量让流程治理委员会这样的组织来进行民主评审,便于增加流程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
以上就是关于流程治理评价的内容,在开始流程治理工作前,制定流程治理评价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流程绩效不像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绩效非常容易衡量,流程治理绩效需要衡量和考评的内容需要很多专业性,而且很多内容需要主观评价,因此对评价规则的制定关系到流程治理绩效的科学评价,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