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南北朝的差异

关于南北朝之间的差异,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南北学风方面所存在的不同。唐人撰写的《隋书·儒林传》序中,对南北学风的巨大差异有这样的叙述:“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事实上,南北朝之间的差异,绝不仅仅表现在学风方面,南、北之间的差异是全方位的,大到社会经济形态、政治(皇权)运作模式,小到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式,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当然有地域分布不同的因素,也有南北政治对立的原因。

对于南、北之间的差异,陈寅恪先生、史学大师唐长孺先生都有过论述。陈先生在讲演魏晋南北朝史时,曾经从经济、嫡庶、家族、士族四个方面,论述了南朝与北朝社会方面的差异,并以经学、佛学、音韵学三者为切入点,讲述了南北学术之间的差异与沟通。相较之下,唐先生所论更加细致。他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一书中,以整整一编的篇幅,从“南北社会经济的差异”“南北门阀士族的差异”“南北兵制的差异”“南北学风的差异”四个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南朝与北朝之间的巨大差异。陈、唐两位先生的论述,可以说是有关南、北差异问题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也是难以逾越的学术高峰。

本讲即以唐长孺先生所论为基础,并参考陈寅恪先生的论点及其他相关著作,对南北差异的问题进行讲述。讲述中的精彩之处,自然都是唐、陈两位大师的论点,其中讲得不妥当的地方,自应是本人理解力不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