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级/社区型商业地产品牌创意的两个主要思路

1.以主力业态命名商业地产

为了提高商业档次,可以和主力业态对应的强势地域品牌进行嫁接。例如:台岛风情美食街、新马泰跨境GO、第51区科幻城、798创意小镇、HongKong孕婴童世界……

实战演练:

某地旅游开发区准备以“清明上河图”局部复原建筑为主体,开发文旅题材的商街综合体,聚合文创古玩、特色仿古风餐饮、儿童游乐(以角色扮演主题还原宋都文娱活动场景)、影视摄影基地、网红打卡地等多种业态。按传统项目命名思路推广案名多半会是清明上河街,既呼应了商业主题,又能借力名画巨作。

但是问题来了,因为案名中有“清明”二字,虽然有宋史学家站出来辟谣说此“清明”非彼“清明节”,说得是“政治清明”。张择端曾担任翰林图画院皇家御用画师,有此歌功颂德之举也说得过去。如果试图通过解释和科普,告诉大家此画的历史背景“不是清明时节(踏青节),而是政治清明的北宋汴京街景盛况”。如此解释虽接近史实,但传播成本会较高且增加了招商的不确定性,毕竟大多数投资人还是会有些“避害趋吉”心理的。基于这样的思考,商街命名可以考虑两个方向:

⑴继续在名画上做文章,取其口彩,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原作真迹宽度为528.7厘米,以此为灵感可以考虑案名为宋街·529。配合案名形象广告语:宋街529,快乐不思蜀!

⑵ 根据该画绘制大致年代,找一个喜庆吉祥、朗朗上口的年份,案名可以是宋街·1118。配合案名广告语:穿悦千年盛景,再现宋都繁华!

2.以主流目标消费人群命名商业地产

例如:东方维纳斯·女人大世界、青年篮球PARK、童乐HI街……

实战案例:

原项目定位:X城国际大酒店+住宅小区沿街底商(酒店+社区型商业)。

市场简析:某省会城市近郊县,全县常住人口约45万,属资源型县市,旅游资源较为分散,流动人口不到常住人口的15%,当时该县市中高档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不足60%。市场痛点:当地快乐、文娱型产业经营分散,体量偏小,停车不便,体验感较差。

调整策略:调整原计划拟建的星级大酒店的功能定位与建筑规划。基于原项目地块,构建立体型、体验式大型快乐产业综合体,将其他体量较小的分散型业态重新规划布局于住宅底商,作为该综合体的补充商业配套,实现客源共享、相互促进;以一站式主题产业综合体填补当地市场空白,从社区型商业升级至次区域级商业。

商业案名创意:Happy Mall·东方欢乐城(商业中文案名与其住宅案名“东方国际”形成品牌合力)。

商业概念主题:360°快乐产业综合体。

主题诉求:唯有爱与快乐不可辜负!

东方欢乐城业态规划示意表,见表4-3。

表4-3东方欢乐城业态规划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