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投资并购法律实务》

《投资并购法律实务》是“中国律师执业技能经典丛书”之一,是由西南政法大学律师学院副院长贾锐总结大量的实务经验撰写而成。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关于投资和并购方面的实务性工作,秉承着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及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对新手律师来说,具有极高的指导性意义。

首先,这是一本为律师和企业家所著的投资并购业务工具书。我们都知道企业并购是公司业务中的明珠,而本书所称的并购特指一方以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为目的,收购目标公司股权的行为。作者认为这是一项高风险、责任重大的业务。重点强调了在股权收购中,律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配合客户的工作。作者通过对比客户与律师的工作步骤,发现二者的节奏基本上一致,只是在一些与非法律相关的部分介入较少,并且指明了律师工作中常犯的一些错误。例如收购战略不清晰,贪便宜,筛选目标随意性大,过分依赖人脉,缺乏科学分析,接触的联络人或联络方式不对,不做尽职调查或调查不细致,交易结构未根据调查到的情况调整,做出错误判断等错误,旨在提醒读者,避免在实践中重蹈覆辙,为后来参与者指明了实践方向。

其次,本书的最大亮点和价值是回避了对投资并购基本理论的罗列,而将重点放在律师和企业在操作并购业务时不可回避的具体工作细节上。从全书看来,第一,在项目投资中的多股东公司的章程方面,本书对20多个重点章程条款逐一进行了案例解说,并从大、小股东博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二,对于并购中的交易结构,作者总结了8类21种基础交易结构,并以案例解说了多个复杂交易结构,逐一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情形;第三,就并购中的尽职调查,本书设计了60多张尽职调查工作底稿表格,分别注明每一个调查项目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注意事项等;第四,简要地介绍了收购协议,对其18个核心条款逐条分别从买方和卖方的角度,进行起草和谈判要点分析。

除此之外,本书的每个章节和知识点都附有资料链接,并且将相关资料的目录列明,方便读者可以及时对相应知识点进行查阅,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极大地启发读者对于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最后,作者从同行和商业人士的需求出发,精心提炼实务要点,嵌入大量鲜活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讲义体形式给业务操作者最直接的技能引导。本书在阐述尽职调查问题等内容时,均一一列举了实际案例,辅助于理论讲解,使得所探讨的内容简明易懂。就正如张五常先生所说的“例子远胜于符号”。

在当前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尽职调查在并购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针对于此,作者从调查深度来论述,认为尽职调查是对目标公司完全、彻底的调查,鉴于收购交易的重要性,调查应尽可能深、尽可能广。并且作者从自身的律师身份出发,认为法律尽职调查是关键,是交易安全的保障。

然而实践中客户往往更看重财务和业务的尽职调查。财务和业务尽职调查是让客户确定有利可图,是客户实施收购的动力,而接下来才是法律尽职调查。本书从多个角度深刻揭示了我们一般在类似的书籍上所无法接触到的实务操作,通过列举一些尽职调查案例的细节处理方法,例如尽职调查报告提出解决问题方案、蛛丝马迹关联交易、交割两月发现欠税案等,进一步加深读者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这本书的干货很多,是投资并购类中难得的好书,非常贴近实践,细节把握得很好。它既没有堆砌理论,也不是简单地罗列法条,并且对交易结构的把握和风险点的控制准确、到位,尤其后文附的表格最为突出,可以直接参考并运用,能够带给读者极大的启发。

但是相较于其他并购类的书籍,本书还是简略了一些,对于并购的很多问题并没有详细论述,甚至没有涉及。在内容和章节方面可以增强其衔接性,并且对于案例的分析多为示范文本,相关的解析较少,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比较晦涩。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掩盖这是一本实操性极强的并购指南的事实。

总的来说,本书融可读性、操作性、实践性于一体,着力解决当前投资并购实务操作中遇到的一系列现实和法律问题,可读性较强,对于那些想要在未来并购舞台上一展身手的职业人士来说,是一部难得的投资并购法律实务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