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著作的特点是常读常新,再次读起又有一个新发现——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总统,德鲁克在多少年以前在书中就已经做过结论性的描述。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是一个争议人物,关于他究竟是不是一位好总统,有着非常多、而且大相径庭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好总统,比如说优秀的企业家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认为特朗普是个好总统。在2018年的博鳌论坛上,曹德旺说特朗普将成为“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
2017年11月20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了特朗普税改法案,该法案称得上自1986年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将美国企业所得税从35%下调至21%,个税从七档调至四档,而且个税起征点有所提高。综合来看,特朗普税改法案在短期内可能造成美国财政赤字增加,但中长期这个法案将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美国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等方面会有很大推动,这也是曹德旺盛赞特朗普的原因。
特朗普作为企业家,非常清楚减税将直接提升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从促进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上,这的确比奥巴马提出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要直接和有效得多。美国2019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4.1%,特朗普及共和党的税改法案取得巨大成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经济一路走高,美国国内民众对他的支持力度也开始逐渐增强。
与此同时,反对特朗普的声浪也一浪高过一浪。由于特朗普一手主导的贸易战给全球各国造成巨大麻烦;特朗普全力推动美国退群(退出多边国际协议);以及特朗普习惯通过发言和推特的方式怼天怼地怼空气。直接导致很多人认为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有人认为特朗普甚至“撕裂了”美国和全球,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加剧了各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加剧了各国民众的反美情绪,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安全感。
的确很难有合适的标准来讨论特朗普到底是不是一个好总统。令人意外的是,德鲁克先生在50多年前恰好给出了一个标准——“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管理企业。”
初听起来这句话是一句废话,仔细品一品,德鲁克要表达的意思是企业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管理企业。“企业管理的技巧能力和经验是不能被照搬运用到其他机构的。一个人成功的企业管理生涯本身并不能保证他从政也会成功。企业管理生涯本身并不足以管理重要的政府机构,或领导军队、教会或大学”。
好的企业管理者不见得从政也会成功!德鲁克给出的例子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过去20年(1954年之前的20年)中,美国人一直在争论罗斯福究竟是一位伟大的总统,还是美国的灾难?!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任期四届的总统,在1933年的任期一开始,上任总统胡佛留下的烂摊子就让他焦头烂额——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让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已经到了冰点。罗斯福通过开启新政,逐渐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在后面的任期里面,他又带领美国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罗斯福最基本的政治决策主要包括废除金本位制、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和废除外交上的孤立主义政策。
为什么像罗斯福这样在政治上成功、又受多数人爱戴的总统,美国人还会有这么大的争议呢?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连任时间过长,积累了太多反对派和负面意见。在罗斯福逝世60多年后,世人才给罗斯福盖棺论定——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德鲁克给出罗斯福的例子,是想说明一点,即无论坚持罗斯福是一个好总统的支持派的还是认为他是美国灾难的反对派,大家的焦点都放在罗斯福做的那些基本政治决策上。但却没人提及罗斯福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管理者。我读过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的《光荣与梦想》,也粗粗翻过《罗斯福传》,似乎都没有描述罗斯福行政和管理能力的文字。只有德鲁克先生提到过这点,他认为评论政治家的角度和评论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不同,企业管理者首重经济效益,但企业管理者最看重的经济效益只不过是政治家所需要衡量的因素之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912年1月3日,南通张謇与临时大总统孙文第一次见面,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对中山先生的评价是四个字——“不知崖畔”!
南通张謇,是我十分钦佩的大企业家,斯人之眼光、胸怀、为人、行事,自清末一百多年以来,堪与比肩者寥寥!孙文先生不必多说,自是一代政治伟人。但火星撞地球,撞出来的竟是这四个字,所谓不知崖畔,就是不知所谓,换句话说,就是不靠谱,云山雾罩,忽忽悠悠。要知道,南通张謇可不是普通企业家,他是1894年恩科光绪钦点的状元,对清末民初的官场了解甚多。同时思路清明、行事干练,他对人物的臧否判断非常精准。
无独有偶,在《袁氏当国》中历史学者唐德刚写道,袁世凯在听完孙文的铁路规划后给中山先生以“孙大炮”的评价(孙在1912年就要修20万公里的铁路,但直到2018年,我国铁路总里程也才13万公里,“孙大炮”可见一斑),也是说孙文口无遮拦、云山雾罩。但就是这个孙大炮,提出“三民主义”的主张,轰破了晚清最后一条遮羞布,“不知崖畔”并不影响孙文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与孙文类似,与李鸿章齐名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是“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说白了,就是喜欢铺摊子、好大喜功而不善经营(与企业家的思路完全相反),同样也是“不知崖畔”,但并不影响张之洞成为洋务名臣,成为清末中兴的柱石之一。
对于需要变革的国家,对政治家的要求是拥有优秀而均衡的政治纲领,而非行政管理能力。在政治正确、纲领清晰的情形下,哪怕是做的计划夸张一些、效率低靡一些,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无论哪个国家的政府,效率都不高,如果要带领整个国家进行变革,这是非常复杂需要多方协调的事情,更加重要的是政治纲领而非经营效率。
优秀的政治家不一定能做好企业总裁,如果他是罗斯福、孙中山、张之洞之流,企业很有可能被弄得风流星散,因为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具体,如果领导者不是才大心细,做事板眼分明的管理长才,即使找对了方向和市场,也很难在复杂的竞争中将企业带上新的高度。
回过头来再看特朗普,在进入政治圈之前,特朗普是成功的企业家,不但企业经营得不错,自己还将经营成功的心得出版发行。他第一本半自传体的《交易的艺术》销量高达300万册,第二本《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销量也非常高。从书中片段可以看出,他有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高超的交易技巧和强烈的企业家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优秀的企业家和行政长才。
不过,企业家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并没有明确而均衡的政治纲领,一切以交易和利益(经济效益)为标准。
特朗普就任之后,开始陆续退出各种国际协定。美国先后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移民问题的全球契约、退出中导条约、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退出伊朗核协议等等,这都是顶级的国际组织或国际级协议。要知道,每一个协议都是各国政治家通过多年努力,达成平衡和共识后才能最终签署协议,建一个群乃至加入一个群都很艰难。退出这些多边协议或双边协议也并非不可以,关键在于,特朗普退出的标准过于单一——符合美国当前利益。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本着“单边主义”(实际是当前利益优先)逻辑提出“世界各国都要为美国利益让路”,首先是贸易政策,他认为要对抗各国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为美国的工人争取自由、公平和互惠的贸易协议。为此,美中之间、美欧之间、美加之间等都发生了贸易争端。其次,就是打击非法移民,他认为非法移民涌入美国是在侵占美国的利益,因此大量逮捕非法移民——仅在2017年,美国执法部门就逮捕了11万名非法移民,比奥巴马任期的最后一年增加了40%。第三就是大力发展军备,推出多年来美国最高的军事预算,大力扩充军备,以图在全球取得绝对的军事优势。
2020年4月7日,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停止每年给世界卫生组织资助,随后国务卿蓬佩奥甚至表示“美国可能会永远停止给世卫组织资金”,在疫情全球泛滥的时刻,这么做让人很难理解,而特朗普对此的解释是:“这对美国纳税人不公平”。(需要指出,美国各类组织和企业对此明确反对,并开始独立给世卫组织捐款,仅是盖茨基金会一家,就拿出了1.5亿美元的捐款)。
客观而言,特朗普上任以来取得不少经济成就。包括增加了近3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制造业30万的就业,建筑业达到33.7万,基本上都是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次,失业率创十几年以来的新低,根据盖洛普民调(Gallup Poll)结果,67%的美国人认为现在是找一份高质量工作的好时机。再次就是前面讲的减税,特朗普通过《减税和就业法案》为美国的家庭减税3.2万亿美元,同时为企业减税,把企业所得税从35%下降到21%。
可惜的是,这些成就同样过于单一,完全是从当前利益角度出发,并非是均衡的政治纲领。2019年2月19日是“美国总统日”,由170名顶尖学者组成的美国政治科学学会(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于当天发布了《2018年历任美国总统评比结果》。调查评比的规则是,所有接受访问的政治学者,以0到100分为评分基准,为历任总统的伟大程度打分,最后统计出完整排名。如图4-1所示。
图4-1 美国历届总统打分排名
在历任美国总统里面特朗普是最后一名,得分非常低,只有12分,可以看到他的前任奥巴马总统得分是71分。当然,在打分的学者中有大约57%的人自认为是民主党、只有13%的人自认为是共和党、30%的人自称无党派(特朗普的阵营是共和党)。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说,大约58%是自由派、17%是保守派、24%是中间派。
很多人会说上面的评分过于偏颇,的确,打分的人群已经决定了结果——美国精英阶层普遍敌视特朗普。而特朗普在美国国内中产阶级中的支持率非常高,民主党的部分中产阶级选民在经历了一些波折和反复之后,也开始成为他的支持者,他们支持特朗普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就业。特朗普的选票很多出自于美国中西部小镇,其原因在于正是制造业外流导致美国中西部空心化,特朗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恰恰迎合了他(她)们的心声。不过可以肯定地说,除经济增长之外(虽然特朗普在经济政策方面有独到之处,但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使其治下的美国经济发展乏力),评价是否是一个优秀美国总统的标准还应该包括国家形象良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族群和谐、外交有序、军事制衡(是否令民众陷于战争的阴影之中)等等,如果以这些基本政治决策或“均衡的政治纲领”为标准对特朗普进行打分,上表得分在未来逆袭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以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为例,要知道,这是非常大的事情——中导条约约定,美苏双方将全部销毁和彻底禁止射程为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中短程导弹及射程更远的中程导弹。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减少核武器的条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甚至说,美俄的《中导条约》失效后,“世界会失去阻止冲向核战争的刹车”,核武器军备竞赛将重新启动。特朗普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还是因为“利益”!他认为中导条约妨碍了美国对付中国,更有甚者,特朗普的打算有可能是“养寇自重”——以此来放开俄罗斯的手脚,之后欧洲就会更加依赖美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轮回。但是,如果你仔细思考这件事的话一定会手脚冰凉,也许,美国的确在这件事上能够攫取更多的现实利益,但是整个世界必将进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就算是没有政治、社会和军事上的问题,从长期经济利益来看,特朗普做得也不一定对,华为总裁任正非在这件事上有清晰而平实的表述:“因为特朗普把税率降得非常低,有利于产业发展,对美国来说,这就具有了百年的竞争力。但是,如果他一天到晚去跟这个国家吵,吓唬那个国家,而且乱抓人,大家都不敢去投资,那么他减掉的税就没有人去补起来,美国经济就会开始大幅度下滑。”至于特朗普针对中国乃至针对华为公司的种种行为,不在本书的考量范围之内。中美关系的恶化几乎是必然,从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总统开始,美国强烈遏制中国的欲望和战略就没有动摇,这是世界两个大国之间必然会出现的“修昔底德陷阱”。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特朗普和拜登究竟谁会获胜似乎扑簌迷离。但无论谁能够笑到最后8,有一点都不会有变化,即政治家和企业家难以互换,因为两者思考的维度、运用的方法、所需的技巧都是不同的。可以想见,在特朗普的政治生涯结束后,在基本政治决策方面他会终将受到广泛的诟病和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