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景重构

前面的加减乘除说的是场景改善的基础技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对于一些新的产业元素,如果可以迅速引入场景结构,往往会发生场景重构的现象。

场景重构,有一种是新元素进入,对其他元素的关系构成影响,被迫改组,这种新元素往往作为一种制约变量存在,成为系统变化的序参量。这是一种入侵式的重构,我解释为是硬重构,往往具有革命性、颠覆性。在企业经营的形态中,有不少场景是这样的。

还有一种则是存量元素并无变化,或者说新进入的元素并不具有第一种方式的特性。就是因为内部的组织关系、配置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系统的内在属性发生变化。这是一种渐进式的重构,我解释为软重构。今后我们研究的大部分场景都是软重构,软重构的特点是对场景结构“分子式”的持续升级。

场景的连续性与流程的严谨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都是基于业务的。场景在内涵方面比流程大,流程在外延方面比场景大。总体来看,流程是场景的一个表述维度,一个认知子集。对于场景的描述往往具有一定的灰度,但是对于流程,一般都比较具体。这两者不能偏废。场景更多的是对客户来说的,而流程是我们面向客户的交付保障。

我们讲“端到端的流程”,其实就是在说一个相对闭环的场景。

企业的场景在不停地重构,不停地在数字化重构。最终涌现出来的,不是我们看到的事物的线性发展,而是一个新的“物种”。不,是“物种”不能表达的东西。生产关系的改善或者是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解放生产力。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最直接的、最和谐的、最低成本的解放生产力的路径。就我们熟悉的情形来看,将从属于大工业(尤其是消费资料生产的大工业)的能力单元从有限的供应链中释放出来,融入更广阔的供-需网络中,增强其复用概率,必然带来本质上的解放。这个解放是进入一个有秩序的经济世界,一个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少的浪费的经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