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批发客户类型与特点
8.1.1 批发客户类型
扶持二阶、掌握终端是通路精耕政策的最终目标。管理好批发客户是落实通路精耕政策的重要步骤。
1.定义
在通路精耕系统经销通路中,不从制造商拿货,是协助经销商(三阶)将产品分流到终端(一阶)客户的中间商,这类中间商统称为批发客户(二阶)。示意图如下:(注意:批发通路是经销通路中的一个通路)
图8-1 经销商、批发商与终端客户关系图
2.批发商分类
通路精耕中,批发客户一般分为精耕城区批发客户与外埠片区批发客户。
(1)在精耕城区,该客户批发的销量大于零售量,则将其定义为批发客户,由专业的批发业代进行拜访。
(2)精耕城区的批发客户有批市批发商、单点批发商与士多批发商三类
①批市批发商:指在批发市场中拥有固定的经营位置,批零兼营,但不具备拜访配送能力的客户。
②单点批发商:指在批发市场外从事批零兼营的客户,此类客户不具备拜访配送能力。
③士多批发商:指具有拜访配送能力并做部分转单服务的批发客户。(转单是指转移订单,也即由制造商销售人员在销售渠道上取得通路成员的订单,再将订单转移给对应的上游客户,最后由上游客户进行配送的过程。)
在精耕城区中,如果该客户批零兼营,但零售的销量大于批发的销量,则不属于批发客户,价格定义在一阶客户,由助理业代沿路进行拜访。
④外埠片区批发商主要分为县城批发商与乡镇批发商两类,部分批发客户兼有配送转单功能。外埠批发客户由外埠业代或外埠助代通过车销形式进行拜访。
8.1.2 批发客户特征
1.批发客户的特征
(1)“唯利是图”。
获取利润是所有通路客户的共同目标,批发客户更是将唯利是图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短期利益(一日、一周、一月、一年)是批发客户判断盈利情况的依据,只有极少数客户自觉地以一季度甚至一年的利益衡量其盈利状况。
批发客户与供应商(如制造商旗下的经销商)的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批发客户一般不会从一处进货,而是从多家供应商处进货。一旦某供应商提出的价格比别处高,批发客户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别处进货,不论他们与此供应商合作得多么友好、愉快。批发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完全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只要该产品能给自己带来足够多的利益,他们就愿意经营。一旦该品牌不能为他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该产品,不论该品牌曾为他们带来多少利润,也不论本人多么喜欢该品牌。因此,他们倾向于只经营制造商系列产品中的畅销规格,拒绝全品项分销。
对其客户来说,批发客户的信誉度相当低。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他们总是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随时改变产品的销售价格,绝不会因考虑客户利益而损害自己。为谋求短期超额利润,不少批发客户不惜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这也正是批发市场上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原因。
(2)价格优势。
批发客户总是将竞争中的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这是批发客户实现其赢利目标的根本手段。
批发客户对价格的差异最敏感,一旦市场上出现比现行价格更低的产品(如某批发客户为获取竞争优势自行调低价格),批发市场往往就会受到冲击。一旦市场受到冲击,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 大多数有较多库存的客户会不惜成本,将产品价格降低到相应的价格水平,以免丧失生意机会,导致库存商品积压,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
② 库存较少的客户一般不会亏本卖完库存商品,也不会贸然进货,而是观望和等待。
竞相降价是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广泛分销产品市场上更是如此。竞相降价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批发客户和零售商的长远利益。因此,维持批发市场商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3)费用和利润。
批发客户费用极低.尽管不同行业经营利润率不同,批发客户普遍奉行“低利润,快周转”的经营策略,这与价格优势策略相适应。
(4)货款支付。
目前,个体批发客户多以现金承付供应商的货款,少数信誉较好的批发客户会在很短的款期(几天)内付款,多数批发客户要求现款现货。同样的货款支付形式和款期适用于批发客户与同类客户的交易上。
(5)销货限量。
个体批发客户销货多至几百箱,乃至几千箱,少至一箱,甚至拆零。
(6)分销、货架、助销。
批发客户的分销、货架、助销与零售网点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
分销:倾向于只经营那些最畅销的品牌与规格,因此经营的种类较少。
货架:没有足够的用于陈列产品的货架空间。堆箱陈列是批发客户陈列产品的主要方式。
助销:在批发市场具有较明显的群体效应。
2.批发客户的功能
(1)批发客户有以下优势。
①可执行较小的订货量。
②地理位置方便。
③具有自身固有的通路。
④批发市场可创造较强的群体效应。
(2)考虑到制造商的经销商直接覆盖所有零售网点的能力和经济可行性,应发展批发客户,使其在制造商销售体系中扮演如下角色。
①向小型商店销售产品(尤指拆零情况),利用批发市场的群体效应,促进制造商产品在小店的分销。
②利用其固有网络,对该时期制造商无法有效覆盖的通路或客户进行覆盖,如集团购买。
③既作为个体零售网点,又作为整体零售网点。
④覆盖制造商该时期还不曾直接覆盖的区域,如小城镇和农村。
3.对批发客户的发展策略
(1)直接覆盖更多的批发客户,保持制造商产品在货架上的绝对优势。
(2)广泛覆盖+直接覆盖=有效覆盖。
(3)促使每个客户尽可能全面分销制造商的产品。
(4)最大限度地提高制造商产品在所有客户中的生意份额,鼓励客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销售制造商产品,压缩对其他生意的投入,从而有效地打击竞争对手。
(5)帮助批发客户建立有效的覆盖和分销系统,使其成功地实现再分销,如给小店铺货、覆盖集团购买的分销商及郊县的区域分销商。
8.1.2 批发客户特征
1.批发客户的特征
(1)“唯利是图”。
获取利润是所有通路客户的共同目标,批发客户更是将唯利是图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短期利益(一日、一周、一月、一年)是批发客户判断盈利情况的依据,只有极少数客户自觉地以一季度甚至一年的利益衡量其盈利状况。
批发客户与供应商(如制造商旗下的经销商)的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批发客户一般不会从一处进货,而是从多家供应商处进货。一旦某供应商提出的价格比别处高,批发客户就会毫不犹豫地从别处进货,不论他们与此供应商合作得多么友好、愉快。批发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完全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只要该产品能给自己带来足够多的利益,他们就愿意经营。一旦该品牌不能为他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该产品,不论该品牌曾为他们带来多少利润,也不论本人多么喜欢该品牌。因此,他们倾向于只经营制造商系列产品中的畅销规格,拒绝全品项分销。
对其客户来说,批发客户的信誉度相当低。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他们总是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随时改变产品的销售价格,绝不会因考虑客户利益而损害自己。为谋求短期超额利润,不少批发客户不惜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这也正是批发市场上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原因。
(2)价格优势。
批发客户总是将竞争中的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这是批发客户实现其赢利目标的根本手段。
批发客户对价格的差异最敏感,一旦市场上出现比现行价格更低的产品(如某批发客户为获取竞争优势自行调低价格),批发市场往往就会受到冲击。一旦市场受到冲击,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① 大多数有较多库存的客户会不惜成本,将产品价格降低到相应的价格水平,以免丧失生意机会,导致库存商品积压,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
② 库存较少的客户一般不会亏本卖完库存商品,也不会贸然进货,而是观望和等待。
竞相降价是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广泛分销产品市场上更是如此。竞相降价的做法严重损害了批发客户和零售商的长远利益。因此,维持批发市场商品价格的相对稳定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3)费用和利润。
批发客户费用极低.尽管不同行业经营利润率不同,批发客户普遍奉行“低利润,快周转”的经营策略,这与价格优势策略相适应。
(4)货款支付。
目前,个体批发客户多以现金承付供应商的货款,少数信誉较好的批发客户会在很短的款期(几天)内付款,多数批发客户要求现款现货。同样的货款支付形式和款期适用于批发客户与同类客户的交易上。
(5)销货限量。
个体批发客户销货多至几百箱,乃至几千箱,少至一箱,甚至拆零。
(6)分销、货架、助销。
批发客户的分销、货架、助销与零售网点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
分销:倾向于只经营那些最畅销的品牌与规格,因此经营的种类较少。
货架:没有足够的用于陈列产品的货架空间。堆箱陈列是批发客户陈列产品的主要方式。
助销:在批发市场具有较明显的群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