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操作方法

(一)实施要点

找出关键问题,分析主要原因,寻找改善办法,评估实施效果。从组织层面来看,企业给予中层骨干一定的信任度,而中层骨干对企业也有了一定的感情。然而,年富力强的中层骨干是猎头、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各个企业重点瞄准的目标。由于企业往往注重中层骨干的业绩,却很少关心他们的心境,因此,中层骨干又是最容易松动的一块管理基石,在企业管理人员中,成为流动性最大的一部分人。

(二)操作步骤

订立目标。建立企业高层继任计划,每年通过对业绩、沟通、协调、策略水平、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选拔特别突出的中层骨干进入准高层管理者队伍;由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带教,采取积分制,全程考核记录学习情况,作为今后晋升提拔为高层管理者的重要依据。

清晰职责。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组织结构设计紧跟业务线发展变化,梳理中层骨干岗位,特别是营销业务相关职位,统计职位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明晰其职责,解决职责滞后于业务开展、市场营销需要,职责错位,高层随意干涉中层工作等问题。

加强激励。坚持“不让雷锋吃亏”的原则,为中层骨干争取更多的实物货币激励,让干活出力、能出业绩的人受到应有的表彰。

完善通道。不但给中层骨干建立常规的职务提拔通道,而且开辟专业发展通道。比如,建立总监系列专业职称,在原有职务提拔通道上再增加一条专业成长通道。另外,职务提拔通道上增加准高层管理者位置,丰富中层骨干职务提拔层级。

岗位带教。借鉴惠普“狮子计划”,每季度评选优秀中层骨干,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得失,同时,高层管理者开展针对性管理教学,联系实际帮助中层骨干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人文关怀。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表彰优秀中层骨干的先进事迹,并且采用微信、QQ、电子邮件、微电影等加强宣传,弘扬先进事迹。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岗位满意度调查,或者进行“每季一谈”走访中层骨干,了解他们的工作强度、业务支持等,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异动期。

(三)工具应用

实施流程:重要性——问题——分析——借鉴——改善——评估。

从组织职责、晋升通道、沟通渠道、岗位满意度、激励性、岗位带教和组织文化方面,分析企业中层骨干失落感较强烈的原因,发现问题所在,以便从中寻找解决思路。

组织职责不够明晰。高层越俎代庖、越级管理问题,表面看似高层领导能力超强,尤其是董事长管理作风泼辣,实则是“篡夺”下级权力,不给中层骨干应有的授权和履职尽责的权力,问题出在组织职责不够明晰,造成高层大包大揽,而中层却被“挂空挡”。

中层晋升通道单一。在以职能级别提升为主要,甚至是唯一通道的现行晋升体系中,中层的职业规划只有升职才能获得晋升。然而,企业高管属于稀缺岗位,一般企业集团往往只有五六个高管位置,而中层骨干却有五六十个,不到10%的晋升概率让90%的中层骨干看不到希望,只能蹉跎岁月。

中层沟通,高层高瞻。中层与高层的沟通,除了日常公司大会和工作会议,缺少一条日常能够轻松沟通的绿色通道,而高层常以“一览众山小”的高瞻方式看报表、听汇报,远远满足不了现代高节奏、快速度沟通交流的需要。

岗位满意度较低。相对物质上有更多保障、更注重精神收获的高层,以及和职业通道较宽广、任务较单一的班组长、客户经理等基层管理者,中层骨干肩负众多实打实的任务指标,岗位负荷大、精神压力普遍较大,工作成就获得感较小。

正向激励不足。众所周知,薪酬激励的作用具有短暂性,而较长远的股权激励作用又不明显,所以中层骨干更倾向于“玩现”,更喜欢薪酬提升和奖励兑现。然而现实中,企业为了留住中层倾向于股权激励,在中层骨干眼里却变成了“金手铐”,正向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中层带教缺失。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人的知识和能力以分分秒秒的速度在淘汰和更新,既是企业的顶梁柱,又是企业主要劳动力的中层骨干,同样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企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即便没有脱岗培训,但至少要安排中层骨干接受岗位带教,指导他们立足岗位提升自我。

缺少组织文化关心,被逼“走麦城”,企业中层的流失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