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缺乏足够的高超思维技能,那么,我们的竞争有可能比拼的就是广告费的投入多少或者是人海战术,也就是战争中的硬拼。当然这也是最低级的竞争。如果是一个行业中不知名的或者相对较弱的挑战者,想快速在行业中确定自己的地位,谋得大好前程,那么,那种按部就班的竞争方法显然无法实现你的梦想,而大比拼式的大兵团作战又不是你所消耗得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挑战者具有强大的战略性思维,善于发现行业共同的弊端和行业规则的弊端,然后打造自己的尖利之器,对这些阻碍自己成功的弊端和规则发起猛攻,迫使行业改变原来的游戏规则,重新洗牌,而挑战者乘此机会,快速跻身行业前列,甚至有可能成为行业规则的重新制定者。】
暴风效应: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针对行业传承所遗留下来的共性问题,采取暴风一样的速度对全行业实施破坏性攻击,以此为自己赢得进入行业前列的重新洗牌机会。
企业的市场营销究竟应该如何破局?仅仅满足于四平八稳的蜗牛爬行,还是我们的能力就只能沉醉于自己产品的某些微弱的优势?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老板和营销总监们总是迷恋于一种同质化的名人代言和密集的广告战术,缺乏运用另类思维来策划企业的营销战?为什么不能聚焦于某一个点,然后通过周密的策划将这个点进行无限地放大,使其产生核武器般的威力呢?
在广告的作用越来越低,营销成本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低成本扩张、四两拨千斤、以小博大等被企业界奉为神奇竞争战术的成功梦想,在横向思维下的现代营销中已经成为真正的可能。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跟竞争对手拼人海战术和广告费投入,而是在思维技能的指导下,与对手拼巧劲,进行智慧作战。
发现营销暴风眼,就是一个智者的行为。暴风眼是一个气象专业名称,指处于风暴力量产生的中心位置,像一个圆心,也像一个漩涡的核心。暴风眼通常位于台风中心,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内。由于暴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容易进入到暴风的中心区内。
因此暴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暴风眼其外侧100千米左右的地区则是狂风暴雨区。风暴的暴风眼往往是最凶猛残酷的发源口,它产生的能量现已证明远远超越其能力,被风暴暴风眼波及的地区,其遭遇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
在我的破局营销理论中,营销暴风眼,又称为营销破局的攻击点或者市场营销的整合点。这个点类似于炮弹的弹着点或者说跳伞的着陆点,只有破局点精准,才能发挥巨大的风暴暴风眼威力,同时也因为有了这么一个点,才有了能将企业积蓄的全部能量集中到一个点上发力的载体。
目前国内企业通常把市场营销分割开来看,譬如营销战略只是一个模糊的框架,缺乏分解到基层的战略执行计划;产品策划也只是市场人员为其找的一个卖点,然后是包装设计、广告推广等等,因为行业竞争对手请了某某明星做代言,我们便也找一个名人来做代言……总体来说,企业缺乏一种具有战略性特征和竞争性威力的营销运作能力,尤其缺乏熟练驾驭发现并创造营销暴风眼的能力。
结合我前几年主持的十多个策划案例,如格林格电器、亚瑟王智能防爆锁、琥珀金茶、全真教学习机、金浩茶油等,无一不是从寻找基于自身和行业特性而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元素聚焦形成崭新的营销暴风眼开始。事实证明,只要企业找到了可以破除当前营销困境的营销暴风眼,那么市场破局就成功了一半。但营销暴风眼不是你想要便能轻易找到的,而是需要有另类的思维视角和一定的方法及创意的,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寻找营销暴风眼和实施营销暴风行动的方法。
聚焦行业弊端(与众人斗)
每一个行业都会存在因为历史、工艺、原料和生产环节以及行业竞争态势等因素而落下的一些在某一阶段暂时无法改变的陋习或者不符合人类身体健康的诸多现象,这些因素平时无法看出它的害处。
2005年,河北中旺食品有限公司为其方便面产品“中旺面馆”进行深度策划,当时仅有的产品卖点就是不需要油炸烘焙的方便面,其烘焙流水线是从国外进口的,在日本、韩国和欧洲,已经有不少这种不经过油炸的方便面食品销售了,但在国内尚属于比较前卫的。在将“中旺面馆”名称改为“五谷道场”之后,策划人员开始进入推广策略的设计。原来只是针对企业现有的产品做策划,按照一般的策划思路,把产品的卖点提炼一下,然后设计一个推广思路,就可以执行了。企业管理层经过商榷,准备把“事情搞大”点,最好能一举成名。由此便将破局的焦点选择在健康上,因为作为食品产品,健康肯定是最重要的,但是光说健康还不行,因为健康的概念比较宽泛,难以将信息聚焦。也就是说如果要诉求健康,也一定要选择一个健康的逻辑或者不健康的逻辑,所以最后将破局的核心锁定在“非油炸”这一概念上。由不含丙毒的“非油炸”健康食品直接攻击到含有大量丙毒的“油炸”食品不健康隐患,应该是符合消费者的认知逻辑的,而当时的方便面行业几乎都是油炸类的,应该说整个行业成为“非油炸”的攻击目标,因为这是行业本身的弊端,这样的攻击肯定会引起全社会的轩然大波,其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
非油炸,成为五谷道场市场破局的营销暴风眼,并且获得一举成功,当年就将销售额暴涨到20亿元;而与五谷道场类似的聚焦于行业弊端的市场破局案例在中国的市场营销实践中不算少,如深圳的金威啤酒,当年也是聚焦于行业弊端“添加甲醛酿造啤酒”这一不健康隐患,提出金威啤酒是“行业内唯一不添加甲醛酿造的绿色啤酒”,并利用这一营销暴风眼,在行业内引发巨大风暴,从而一举扬名,由一个区域性品牌成为全国性品牌。
借用事件热点 (事件杠杆)
事件杠杆是指,在企业根本无法从产品本身寻找到卓越的亮点前提下,不如抛开产品本身而聚焦到某个爆发性事件上,甚至能让此事件的核心与本产品有密切的相关联性,从而达到产品知名度和销量双重高涨的效果。
日本有一个女性内衣品牌叫三木,创立三年一直销路不畅,老板有个好朋友叫植田二郎,是日本《读卖新闻》的著名大记者和摄影师,一次两人喝酒闲聊就谈及三木的品牌问题,三木老板恳请植田二郎能否为他想想办法,植田二郎虽然答应了,但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
一次,美国总统克林顿携第一夫人希拉里到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按照行程安排,希拉里前往东京都立大学进行一次演讲,演讲在一个露天广场举行,由于当天的风比较大,希拉里又穿着裙子,在演讲中希拉里的裙子不时被风扬起,植田二郎不断地用自己心爱的相机捕捉着第一夫人的各种姿态,晚上在暗房里冲洗胶卷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其中有一张被风扬起的照片中,竟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夫人的裙内底裤,这一发现令植田二郎非常欣喜,相信这张美国第一夫人春光泄露的照片一定会引起世界性的轰动,当他正得意的时候忽然想起三木品牌的内衣,这时植田二郎灵机一动:如果美国第一夫人这个裙底风光泄漏的内裤是三木牌的会怎么样?
植田二郎立刻电话给三木老板,并向他要了一个三木的LOGO,通过技术处理将LOGO巧妙地洗印上照片,然后连夜赶写了一个题为:“第一夫人春光泄漏,珍贵内衣钟情三木”的 图片新闻,此新闻隔日刊登在《读卖新闻》头版头条,文章还引用了希拉里抵达日本后专程到东京都三木内衣专卖店购买内衣时对三木内衣的盛赞……一时间各大报纸杂志和电视广播媒体争相转播刊发,希拉里春光泄漏与三木内衣的新闻在全日本迅速传播。
希拉里是美国第一夫人,她随克林顿到日本访问,穿上日本本国的服装也属于友好的一个信号,而因为裙子被风扬起而被摄影师捕捉到的裙中竟穿三木内裤,这一连串的事件自然成为人们热衷于口的街谈巷议,如此巧妙的事件杠杆,立刻将原本名不见传的三木内衣品牌与美国第一夫人建立了内在联系,这等于是请了第一夫人做品牌形象代言,而且是完全免费的,这是何等的好事呀!
而希拉里见到媒体这么热炒她的图片,知道这个图片是真,三木内衣是假,是厂家利用自己进行的商业炒作,内心虽然有火,但没有提出任何司法诉讼,因为她和她的臣僚们非常清楚,如果要对此事进行追求,恐怕会更上了人家的当,因为这样的事越描越黑,连带的新闻会越炒越大,这对自己不仅没有什么好处,反倒为三木这个厂家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由此第一夫人只得听之任之,而三木内衣也因为与第一夫人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营销暴风眼而一举扬名,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内衣品牌。
国内企业与此相类似的就是统一润滑油,它聚焦于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期间,推出了一条公益性广告:“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因为时间和事件恰到好处而瞬间吸引了大众眼球,从而获得巨大成功。
聚焦突破性技术(产品升级)
四川格林格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新型抽油烟机的家电企业。该公司发现了传统油烟机无法吸净厨房油烟的原因,充分运用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将市场上业已成熟的技术进行颠覆式创新和技术改造,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格林格电器的技术攻关团队将这款具有颠覆性的新一代厨房抽油烟机命名为“旋流”油烟机,格林格也因为这款产品的诞生而创立。
在接触格林格侧斜式油烟机之前,我还不知道,厨房抽油烟机竟然还有侧斜竖立在墙上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传统的油烟机都是悬吊式的,那是最早国内厂家从欧洲直接引进的款式。厨房抽油烟机的原理是吸口离锅越近,其抽油烟的效果就更好,而欧式油烟机是悬吊的,如果要离锅更近,势必要整体往下调低,而油烟机太低就会使炒菜者的头碰到罩壳;同时欧式抽油烟机的吸烟原理是根据欧洲人的饮食习惯而设计的,他们善“煎”“摊”,油烟很少,仅仅只是一些青烟,而中国人炒菜喜欢旺火爆炒,所以产生的是浓烟,所以欧式油烟机的缺陷非常明显。要想抽油烟机的吸烟口离炉灶更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油烟机侧斜在炉灶旁边,但因为距离炉灶太近,会使炉火熄灭或者因吸烟风力太大而导致炉火不稳,所以,侧斜式抽油烟机必须解决这么一个实质性问题,就是既能侧斜,又使炉火不被熄灭或产生炉火不稳,旋流技术应运而生。
旋流技术的核心原理是什么?格林格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要使空气形成一股强烈的动力,就必须促使空气围绕着一个点来旋转,旋转速度越快,空气动力就越强。格林格原创的旋流技术,就是解决了传统风扇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传统风扇扇动的空气是散的,无法聚焦到点上,而旋流技术促使空气流动聚焦到吸烟口上,同时旋流装置能使厨房的油和烟在旋转中彻底分离,残油旋流到油杯里,而烟被旋转吸出通风管道。据说,油烟机的通风管道里,即便使用十年也不会沾染一滴油腻,因为它送出去的完全是烟雾和气味,不夹带有一点一滴的油腻。
格林格侧斜式旋流油烟机的革命性就在这里,一是侧斜式可以使吸烟口离锅灶更近,且外观上更美观,厨房也更加节省空间;二是旋流装置能使吸烟口距离炉灶较近而不熄灭炉火;三是能通过独特的旋流装置而使油和烟彻底分离,从而达到完全的空气净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技术检测,格林格旋流油烟机的吸净率可以达到99%以上,而普通油烟机最多只能达到60%。
之后我为这款颠覆性的新产品起了个具有品类和功能特征的子品牌名称“深附吸”,并以“爆炒辣椒无呛味”为作战口号,以“油烟吸净率达99.8%”为核心卖点。想要制造行业影响,就必须向社会公开油烟机吸净率的秘密,并将此作为格林格攻击行业的暴风眼:把低于90%吸净率的抽油烟机定位为不合格产品,逼迫国家相关部门修改抽油烟机的技术标准,淘汰市场上不合格的传统抽油烟机产品,为格林格的“深附吸”让路……
放大虚化的标准概念(推出标准)
虚幻的标准概念,读者可能不甚明了,这里的虚幻标准概念是指当企业确实无法找出更好地推广概念来破除市场困局时,不如以消费者不明觉厉的虚幻标准概念入手,通过传播为这一概念创造一个令顾客购买时有选择作用的特别印记。
三精补钙口服液,作为一个OTC药品,在推广上有太多的法律限制,至少无法直接诉求功能,或者即便可以诉求功能,也因为功能规范性说辞而无法产生新意。所以企业在实的方面无法突破干脆聚焦于虚幻,并为这个产品创造了一个带蓝颜色的玻璃瓶,然后编辑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标准“蓝瓶的好喝的”,至于为什么是蓝瓶的才好喝的,那就不重要了,因为传播的概念有了,而消费者也会循着传播的诉求联想“蓝瓶的好喝的”应该是适合孩子喝的,而且瓶子蓝色的好看点。这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概念,但却也成功了。
另一个案例与此有些类似,那就是白酒业的“蓝色洋河经典”,在白酒业普遍都呈现红色海洋的时候,洋河偏偏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将酒瓶做成蓝色的,然后传播点直接聚焦于蓝色,所有的推广主色调也是蓝色,由此洋河蓝色经典成为一个市场奇迹。
小包装食用油巨头,在自己的产品完全覆盖到了全国市场之后,针对福临门、鲁花等各路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的竞争攻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1:1:1”营养均衡概念,而这个让消费者雾里云中的概念指的是这个油可以达到不饱和脂肪酸:中度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为1:1:1程度。通常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中含量超高,胆固醇等就属于这类物质,而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中度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消费者在烹饪的时候,肉类里面是有油脂的,这个就形成了1:1:1。
尽管这个概念消费者根本无法感知,但消费者宁愿信其有,因为它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而且广告打得这么凶猛,消费者同样要买油,自然会受其影响而选择金龙鱼,而这正是金龙鱼所期望的。
还有一些企业,在什么都不变的情况下,干脆直接聚焦于信条广告,将所有的传播资源集中到针对目标人群而设计的信条与规范上,譬如有国外某女性用品的品牌,在广告中向目标人群输出了一个信条:女人,永远不能失去自我!这个带有暗示性质的广告信条,直接引起了整个国家关于女权问题的大辩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刮遍全国的营销暴风眼。
利用一个虚幻的标准概念来设计成营销暴风眼必须要具备三个关键点:一是在消费者的逻辑思维中是可以成立的,而且也具备一定的说服力;二是行业当中确实还未被企业运用过,提出来后确实有一定的新鲜感,或者至少能给顾客一点新鲜感;三是这个概念提出后,会引起社会的反响。如果你所提出的虚幻点在顾客的心智里无法成立或者无足轻重甚至引发太多人笑话,那就会有负面的影响。另外,用这么一种虚幻概念营造营销暴风眼,需要花太大的传播费用,所以一些资金实力比较弱小的企业,显然并不适用。
如果一个企业可以实现思维的突破,即便自身在产品、技术等方面确实没有太多亮点,也可以聚焦于虚的层面,有时甚至是一种集中性的或者主题新鲜的活动,通过适当的传播也可以成为一个能产生巨大市场作用的营销暴风眼,关键是要懂得暴风眼的提炼和运用。
暴风效应适合于企业,也适合于个人创业者,尤其是当前的电商独立品牌,在没有流量的前提下,率先将自己的品牌引爆,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你的独立商场的流量就诞生了。但有时候我们在面对终端顾客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一些巧妙的小招数,来为自己的产品销售带来促进作用。条件门槛策略就是一种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前提下,能让企业的产品销售翻番的营销战术,这就是第二十二个营销怪招——条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