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华为,但华为的管理究竟有哪些可学的?我着力研究华为管理的“秘密”,试图把一些抽象的理念具体化。比如华为的熵减哲学与管理是什么关系?
华为的熵减哲学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认为世界上的能量是无穷无尽在循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则是能量只能单方面转移,从一种可利用状态转到不可利用状态。实际上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来以后,人类认为这是一种悲观的理论。
研究科学哲学的人一直把这种物理学的原理扩展到各个领域。最有名的是薛定谔,他在《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里面讲到,凡生命体,动物也好,植物也好,之所以有活力,就在于它是一个熵减系统,它不会积攒负能量,而是能把负能量淘汰出去,使能量一直处于激活状态。简言之,生命的存在源于“负熵”。
1987年,杰里米·里夫金和特德·霍华德共同著作了一本著名的书叫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据说任正非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把书中理论引入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他说,像你买了新房子,一开始感觉宽敞、整洁,视野、通风性都很好。住了十来年后,你会突然发现这房子哪里都被塞满了。空间被塞满后,“流动”就变得困难了(无论是风和空间的流动,还是人的活动、人的视线)。
任正非认为企业里、社会上,都是被因为看起来出现得都有道理、但其实存在价值并不大的事物占据了,渐渐丧失了活力。比如说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员工对企业忠诚,他就有干劲,所以企业早期发展时一定需要员工的忠诚度。但是,企业维系员工的忠诚是有代价的。一个初入公司的员工一个月挣5000元,你要维持他的忠诚,可能要通过不断地涨薪来激励他。你会发现,等他的月薪达到2万元时,你再给他涨薪,就起不到激励作用了。
这种忠诚度,到最后也可能变成熵,使得你激励员工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不堪重负。
企业里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熵,这些熵的产生大部分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但熵如果一直累积的话,就像家里不清理扫除就会被物品和垃圾占满一样。
任正非认为管理的过程就是要解决熵减的过程。这是华为的基本逻辑,华为的价值观、流程都融入了这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