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乱撩挑战:乔氏意面理论

采购的属性决定了领导者都喜欢来“撩一撩“ 。

一碗意大利面,你撩起了一根面条,周围的所有面条都会跟着一起动。一个企业就犹如一碗意大利面,所有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包括人、信息、流程、管理等等,相互关联,叉子轻轻一撩,所有因素就会跟着动起来。----乔氏意面理论。

“撩”的不好,就会变成饥饿营销,引起人人都对这碗面条蠢蠢欲动,进而大家大打出手,场面就惨不忍睹了。大家真的有这么饿吗?还是面对被激起的莫名需求而不知所措?撩的起,也要收的住,就是控制好边界和决策的有效性。

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有“撩”的原因,比如财务/法务与采购的矛盾,噪音挑战等等,有人很成功的撩起了战争,却没有控制好边界和决策的有效性,最终的结果是团队之间快速形成缝隙。权力分配的明示或者暗示,也很容易挑起了几个部门之间对供应管理权力的争夺,打破原来井然有序的分工,管理层之间“大打出手”之后开始“相敬如宾”… …

“撩人”的故事

我的曾经领导,对我的两个资深下属给了带有条件的承诺,在两个下属面前各表一说,把两个下属撩的心猿意马,觉得自己升职加薪就在眼前,而对方有可能领先自己一步。

此后两个下属独自干活极其卖力,而需要配合的工作,两个人之间互相提防,互相拆台。我怎么协调都不起作用,最后工作业绩当然也都不尽如人意,当然升职加薪也是无望,最后两个人先后自己选择了离开公司。

【点评】撩与被撩,都感觉极复杂,看着下属被撩更是五味杂陈。更大的危害在对外部供应商的“乱撩”,那伤害的是整个公司的供应基础。

“撩供应商”的故事

某总经理手握千万订单,在采购部完成询价议价后,在已经基本达成目标成本的前提下,采购部觉得还可以再压一下价格,建议总经理约对方领导再谈一轮,采购总监建议总经理考虑一下,倾向跟哪家合作就找哪家来谈。

总经理分别把两家都约来了,A供应商谈的甚欢,当场双方总经理就达成默契,约定尽快完成设计,对方马上着手准备,双方都满心欢喜的握手告别。紧接着B也来了,谈的也不错,价格也下来了,供应商态度也相当积极,双方就差相拥了。

双方在成本/质量/交期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了,这下两难了,最后总经理给B打了个电话再压了一次价格,决定订单下给B。

A的销售说,以后你们想再找我们总经理来有点难了…

乔氏意面理论之解读

撩面是个技术活,动作小了,面条不动;动作大了,肉酱乱飞,就连摆盘都废了;撩得恰到好处,可以和肉酱一起优雅地吃掉。

面可以撩,也可以饥饿营销,但是我们要搞清楚撩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控制好撩的边界,做到收放自如,不能忽略了员工的职场需求和企业的真正利益,不要享受撩的过程,要享受撩的结果。

采购管理者怎么办?

乱撩不可怕,因为我们免疫。可以参考《打造高绩效团队》与《可持续供应战略》章节中的内容。

个体免疫:做好“不做超人/有底有气/心理安全/眼高脚低”四个心理建设,每个员工都有着明确的自我认知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抗“撩”的自身免疫力基本上就有了。再通过打造强大的个体能力以及团队能力,建立团队自信,就相当于给每个人打了一剂免疫加强针,虽不能免于被感染,却可以大幅减轻症状。

供应商免疫:一是在商言商;二是供应商见多识广;三,如果不是采购撩的,那是间接在帮助采购建立信用;如果是采购撩的,那你得自己去撸平。同时《可持续战略》一章中提及的:一份明确的战略伙伴关系或者明确供应商在战略中的定位,也是供应商免疫的加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