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中间商资源。中间商(主要指从事批发业务的分销商)数量多寡、能力高低是影响制造商通路策略的重要因素。若中间商资源丰富,制造商向下游流通领域的渗透可以少一些;反之,制造商必然向下游延伸,建设能自主掌握的垂直流通体系。说得更明白些,如果能找到合适、合格的中间商,制造商就可以按厂商分工原则放手由中间商进行市场操作,给予中间商丰富的营销职能定位;反之,制造商要么撇开中间商全面直供,要么消解中间商的营销功能,仅将其定位为资金和物流服务者。
其次是零售业结构。包括零售业态构成以及零售业的集中化程度。总体看,零售业的结构性变化趋势是:一方面随着顾客层次增多、个性化需求增加以及顾客区隔的细分,零售业态会越来越丰富、复杂,另一方面各种零售业态中,零售“寡头”崛起,零售业的集中化程度提高。这种变化趋势,对制造商的渠道模式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多种通路形式并存,形成复合式的通路结构,使产品通过不同的“管道”流到消费者手中。二是直接和零售“寡头”对接,通过磕磕碰碰的磨合,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完善策略、流程和管理体系;同时注重把握面向“寡头”的直营体系和面向中小零售商的分销体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