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从哪里拿放哪里去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原文解释】摆放书籍的时候,要把他们放到固定的位置。每次阅读完毕,都要把书籍放回原处。

 

这一条不能再简单的要求,有多少人真正做得到?很多人习惯书随便放,就在笔者写到这里时,看到自己的书也是摆放得凌乱不堪,很是汗颜,当下决心把这一条开始用心遵守。

要养成“动物归原”的习惯,这是指物品从哪里拿的最后重新放到哪里去。无论用了什么东西,用完之后,要记得随手放回原位,这样于人于己都方便。企业里的领导也应该做出好榜样来影响同仁。

 

孙犁,当代小说家、散文家,爱书的精神值得我们反思。他有朋友说,青年人不知道爱书,是因为住处狭小,孙犁不认为是这样。他觉得书籍虽然不是什么神圣,但阅读后应该置于高洁之处,不能因为没有台柜,随意扔在床下,与鞋袜放在一起。对书,应该爱护备至,脏了就擦干净,折皱了就弄平,读前洗手,读后放置好。

 

现在还有多少人对书籍如此操心费神?孙犁对书籍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待文化的态度,对待自己修身的态度。

《弟子规》中的很多教诲,都是通过外在的行为,来反射我们的内心。学习环境脏乱,说明心也蒙尘;书乱堆放,说明心散乱;姿态随便,说明心不认真;话语傲慢,说明心不恭敬。

但现代人觉得条条框框约束太多,不愿做。这些表面上的自由,因为夹杂了内心的不良习气,就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判,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不良习气的改变,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习惯,但只要突破了这个惯性,就会感觉到,当我们言语恭敬、处处有礼貌、处处知进退,内心会非常的自在、舒服,那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习惯的培养,就是这些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从日常的事情做起,注重一些细节。

把《弟子规》带入到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起居对照参考,通过行为的调整,逐渐改变习惯,进而优化性格,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