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校招中常用的测评工具

光有胜任力模型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把胜任力落地。在校招的时候,有三种常见的测评工具组合:

​ 认知能力测评。

​ 认知能力测评+LGD1/BEI。

​ 认知能力测评+LGD+BEI+商业竞赛2+GBA3。

这三种测评工具组合,可以称之为校招低、中、高配。前两种组合经常在国企和民企中见到,最后一种组合使用较多的是知名外企和民企。我曾经在2009年参加过某知名外企的校园招聘,前后加起来七轮,周期长达2个月。

如果校园招聘是三轮的,常见的招聘流程为:

第一轮:简历筛选/认知能力测评。

第二轮:LGD。

第三轮:BEI。

第一轮面试和胜任力的关联不大,后面两轮则和胜任力有明确的关联。这里重点讲讲LGD——无领导小组讨论。

LGD运用案例

某家跨国公司已经进入中国20多年,其在中国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4000名。这家公司之前让某知名咨询公司设计了管培生的胜任力模型。在招聘管培生的过程中,需要用到LGD。

该公司在此次校园招聘中选择我们设计测评的题本,特别强调要在测评中体现的胜任力:Collaborates with others to achieve goals,也就是团队协作。客户额外的要求是,在案例中体现信息量大、观察面广,同时要体现学生的价值观。

如何在测评中体现客户的胜任力标准,我通过重重思考,给客户设计了如下例题:

案例名称:药材优先备货。

背景介绍:某品牌连锁中药店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该品牌在A市陆续开设了5家新的连锁中药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发现药材很受消费者欢迎,销售火爆。同时,在该连锁中药店中都普遍出现了药材缺货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日常经营。原先药店里都没有确定备货的优先性,缺了药材就进货。

任务:该品牌连锁中药店搜集了六类重要药材日常经营的大量信息,并试图通过分析,确定六类重要药材备货的优先性。请对六类重要药材备货的优先性做排序并说明理由。

表9-1、表9-2为关键信息。

表9-1 LGD关键信息一和二

表9-2 LGD关键信息三和四

案例分析和思考:这道题目的信息量比较大,信息表就有四张。每个药材和处方之间有联系,然后药材的数据有销售额、销售额增长率、平均利润率、缺货情况和仓库储备量。就单一药材而言,有7~8条信息,达到了信息量大、维度多的要求。进一步分析,资料分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主要信息是1,2,4表 {在哪?},其他是次要信息。

细心观察会在LGD中发现矛盾点。具体的表现是,每类药材只会有1~2个信息的数值较高,或占优势,其他数值都比较低,或不占优势的。比如麻黄类,它的销售额和平均利润率比较高,但是在处方组合中出现的频率比较低,对处方的贡献比较小。所以,在药材中不会出现“必选项”,学生要综合考量各类信息。

就重点考察的collaboration而言,通过观察学生的不同选择,可以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如果学生优先选择处方组合中出现频率高,但是本身销售额比较低的药材,说明学生大局观较强,注重协作精神。反之,如果学生优先选择销售额比较高的药材,但在处方组合中出现频率低,说明学生是任务导向,注重精英效应。

那么,学生是不是有可能发觉测评意图,有意识地去选择前者呢?案例中设置了两重障碍,首先是内容限制,题目信息量大和信息矛盾。然后是LGD自身的限制,包括时间限制和团队限制。LGD的时间要求是紧迫的,通常读题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讨论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由于是团队作战,个人的思考容易受团队影响,也是一层干扰。

因此,在这两重限制下,学生的选择应当是理性思考下的本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