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成果达到预期
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班组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的建立,在变电室中取得了成功的效果:
1、提高班组工作效率
传统的设计与制图大多都是由同一个设计师完成的,其设计过程很少有其他设计师参与共同完成,使得设计缺少专业间的协同工作,在最终图纸未完成前大部分班组设计人员多是只关注了自己专业的设计,对于复杂功能的电气设计各专业会审后会增加很大修改工作量。
班组应用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之后,设计人员都在统一平台下工作,抛弃了传统二维设计各自为战的局面,各专业人员可以在同一个工程下进行各自权限的操作,大大减少了校核、提资、会审的时间,提高了专业间协同设计的效率。
一个变电站工程初步设计的专业提资往往要经过校核,打印图纸等工作,需要数天时间,现在仅需要各专业在统一的平台下同步操作即可完成,节约了大量时间。设计图纸出图过程也变得更加便捷,设计、校核可以在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下同步完成,节约了出图会审的时间,提交数字版成品的效率也较传统二维设计打图、晒图提升了一倍左右。
2、提高设计成品质量
设计中心变电室班组通过应用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大幅提高了设计成品质量。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班组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极大的丰富了设计人员的设计工具,可以从碰撞检查、安全净距校验,防雷接地计算、光电缆自动布线等多方面全面提升设计质量。
应用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可以减少或避免后续返工。平台的应用可以提升图纸的易读性,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准确传递给施工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数据信息都能在模型中体现,通过三维技术进行现场交底,错误会被迅速地发现并处理,减少后续返工。这能够很好地处理施工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建筑团队团结起来,进而设计并建造出完美的变电站工程。
3、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变电室班组人员通过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班组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可以更加精益化地对变电站工程成本进行统计,节约工程成本。
以往工程的材料表都需要设计人员一项项计列,既耗时耗力,又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计列情况,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而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的解决方案以项目数据库为唯一的数据源,所有图纸上的设计信息都和数据库中的设计数据实时同步,完全能够保证设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可以完成精准的材料统计;可以按照整个项目范围、不同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区域或某个间隔等为范围来进行相应的材料统计,可以输出成不同的格式,完全能够满足设计精度及深度的要求。
4、提高班组支撑工作能力
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提高了班组支撑公司“大建设”工作的能力,班组转变为以数据库为核心,以三维信息模型为设计数据载体的新的工作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的业主对于数字化移交的要求。所有的设计数据均按照逻辑关联关系保存在项目数据库中,设计图纸与数据库数据间具有关联信息,在进行数字化移交时,图纸、信息模型和项目数据库保持关联关系,可以方便的导入到运维系统里面进行后期的数据再利用,为公司运维单位带来增值效益。
5、增强各参建方沟通效率
通过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班组可以将设计成品进行三维化展示和数字化移交,实现可视化技术交底,保证了三维建模、三维模型与施工成品的一致性,做到了变电站工程设计的“所见即所得”。同时业主、建设、运维单位的意见和要求可以便捷快速的反应到三维设计成品上,为各参建方提供了有效的沟通渠道,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保障了沟通的成果,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通过班组创新实践的开展,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班组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取得了巨大的应用效果。
(二)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在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当中,基于三维设计技术的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整合包括工程立项、设计、施工、数字化移交、后期运维等变电站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数据信息,不但可以建立变电站数字化模型,提供三维设计成品;还可为施工进度管理、项目建设管理、运维管理提供三维信息搭载平台。变电站工程的不同参与方可以在一体化工程数据平台中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在共同的变电站三维模型中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建立数字化的模型和工作流程,使变电工程各个阶段变得可视化、可模拟。为工程的概预算提供数据支持,提高了效率和精度;为业主进行成本控制和后期运营维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全寿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