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边形 HRBP 能力模型(时间20:36)

段凤鸣老师提出的六边形 BP” 模型,将 HR BP 的核心能力解构为六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旨在打造兼具专业深度、业务洞察力与战略推动力的全能型业务伙伴。以下是基于直播内容的详细解析:

 

(一)过硬的专业能力:从模块执行到战略支撑

BP 的专业能力需超越传统 HR 选用预留模块,上升至组织发展与战略落地的高度:

1.组织发展与诊断:需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岗位配置、流程优化等方法论,例如通过组织诊断识别业务部门的架构冗余或协作痛点,进而推动架构调整或岗位重组。

2.关键人才管理:聚焦核心人才的界定、选拔与培养,而非单纯执行招聘任务。例如,基于业务战略明确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设计人才盘点工具与培养计划,将资源集中于高价值人才。

3.战略与绩效管理:理解战略解码工具(如平衡计分卡、OKR),能将业务战略转化为可落地的绩效目标。例如,协助业务部门拆解年度战略为团队 KPI,并通过绩效过程管理确保目标达成。

段老师强调,专业能力的提升需精一门而通全局,例如深耕招聘模块的 BP,需从需求分析、人才画像到面试评估全流程精通,进而打通与薪酬、绩效等模块的联动逻辑。

(二)深度理解业务逻辑:从 “懂业务” 到 “懂价值链”(时间2917

BP 需穿透业务表象,掌握从战略到执行的全价值链逻辑:

1.价值链全流程认知:熟悉业务从市场需求、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完整链条。例如,招聘研发工程师时,需理解产品研发的技术路径与关键节点,才能精准定义人才需求。

2.业务语言与逻辑转化:用业务部门的语言(如用户转化率”“供应链效率)沟通需求,而非仅依赖 HR 术语。例如,将业务提出的提升销售团队战斗力转化为关键销售岗位胜任力模型优化 + 定制化培训计划

3.业务场景化问题解决:参与业务会议与实战,例如跟随销售团队拜访客户、参与产品迭代评审,在真实场景中理解业务痛点。段老师提到,某 BP 通过参与车间产能分析会,发现一线主管的排班逻辑漏洞,进而优化了工时管理政策。

 

(三)高效连接 HR 与业务需求:双向翻译的桥梁作用(时间3058

BP 的核心价值在于消除业务与 HR 的语言壁垒,实现需求的精准转化:

1.业务需求的 HR 解码:将模糊的业务诉求(如招到合适的人)拆解为具体的 HR 动作。例如,业务部门提出提升技术团队创新力BP 需解码为关键技术岗位任职资格重构 + 创新激励机制设计

2.HR 方案的业务包装: HR 专业方案转化为业务可理解的价值陈述。例如,推行 OKR 时,不强调绩效考核工具,而突出战略目标对齐与执行效率提升对业务的直接价值。

3.跨部门协同推动:作为 HR 与业务的润滑剂,协调双方资源。例如,当业务部门要求加急招聘时,BP 需协同 SSC 调整招聘优先级,同时与 COE 确认是否需要优化招聘流程。

(四)积极推动变革的能力:从方案设计到落地闭环(时间3257

HR 工作本质是持续变革,BP 需具备推动组织变革的系统能力:

1.变革需求识别:敏锐捕捉业务转型中的 HR 变革点,例如企业数字化转型时,主动提出数字化人才能力模型构建 + 组织架构敏捷化调整方案。

2.变革阻力管理:通过沟通、培训等手段化解抵触情绪。段老师举例,某企业推行绩效改革时,BP 通过一对一高管教练 + 部门 Workshop”,让业务管理者理解改革对团队效能的提升逻辑。

3.变革效果追踪:建立变革落地的评估体系,例如新绩效考核方案推行后,跟踪关键岗位的人效提升率、员工满意度等指标,形成闭环反馈。

(五)独特的个人影响力:从专业权威到情感连接

BP 需打破制度执行者的刻板印象,通过个人魅力建立信任:

1.非专业场景的关系渗透:通过共同兴趣(如打球、行业交流)与业务管理者建立情感连接。段老师提到,某 BP 因与业务总监同为网球爱好者,在非正式场景中更易获取真实的人才需求反馈。

2.共情与政治敏感度:理解业务管理者的压力与诉求,例如在裁员场景中,BP 需兼顾公司成本与员工感受,设计柔性沟通方案。

3.个人品牌塑造:通过专业输出(如业务部门内部分享、行业沙龙演讲)树立懂业务的 HR” 形象,例如定期发布《业务部门人才白皮书》,提升话语权。

(六)高效推动业绩创造:从 HR 动作到商业结果  (时间3823

BP 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业务增长的驱动力:

1.战略落地的 HR 支撑:参与业务战略制定,例如在年度经营计划中,同步规划组织能力建设路径(如关键人才储备、团队文化重塑)。

2.业绩差距的 HR 归因:当业务未达目标时,从组织层面分析原因(如关键岗位人才短缺、激励机制失效),并设计解决方案。例如,某产品线销售额下滑,BP 通过人才盘点发现核心销售团队的客户资源分配不均,进而推动客户资源池 + 动态激励机制落地。

3.HR 价值的量化呈现:用业务语言衡量 HR 工作成效,例如招聘周期缩短 20%,为业务抢占市场窗口期节省 300 万机会成本”“培训投入产出比 1:5.8” 等,强化 HR 的商业价值。

段老师强调,六边形能力并非割裂存在,而是相互支撑 —— 专业能力是基础,业务理解是前提,需求连接是手段,变革推动是过程,个人影响力是催化剂,最终指向业绩创造的核心目标。这一模型为 HR BP 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图,也为企业选拔与培养战略型 HR 提供了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