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中外并购名著专业阅读指南》一书的初衷,是想为广大的并购从业者,特别是新进入门者,提供一点帮助。然而,两年多前,在开启这项“工程”的时候,我们绝对没有料想到这个过程会是那么得艰难及我们的团队要为此付出那么大的努力和代价。从初期知识准备,到庞大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消化、分析和比较,以及到本书的撰写和反复修改,几乎所有方面都对我们的专业能力、外语实际运用能力、思维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提出了全面挑战。我们的团队是在持续高强度的状态下工作,可以说没有一天懈怠。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终于走到了今天。
在我们的付出转化成读者朋友手中这部著作的时候,有很多人士不能忘记。他们在各个阶段通过不同方式给予了鼓励、支持和帮助。正是由于他们,我们才能够坚持到现在。
在他们中间,有很多是战斗在并购实务第一线的业界精英,还有一些正在从事与并购相关的金融和法律工作。我们从他们那里较为深切地了解了并购业的实际问题,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其中,戈铮铮、付朝辉、张嶂、张舒、滕海迪、薛冰、黄海、廖森林、徐洁和梁林等是我们特别想感谢的。另外,陈思熠、陈钰、杜静、雷熙、俞洋航、黄浈宜和廖维皓等作为团队外围,与我们并肩作战,也是我们要感谢的。
出版机构的张本心总编和占小卫编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了极大心血,对于他们,任何言语都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和敬意。本著从初稿80多万字到现在的50万字左右的反复修改,凝聚了他们的心血。
最后,我们还要向本著中200本被品评和推荐的中外并购专业图书的作者和出版机构致以谢意。我们不仅从他(它)们出版的精品著作中受益,而且还借用了他(它)们图书的封面和目录。由于这些图书的作者和出版机构分布太广,我们无法一一联系得上。特别在此说明,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与本书编著者和出版机构联系。
尽管上述提到的各位或各方面是我们完成本著的保证和力量的源泉,但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还需要得到读者朋友们的检验,也欢迎大家不吝赐教。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理当承担全部责任,并期望在各方的帮助下今后有机会进一步完善。
编著者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