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翻盘塔利糖业

2010年开始,全球糖市迎来长达5年的供应过剩期。按理说,市场供过于求,食糖价格应该持续下行。但这时石油价格大涨,带动了对糖基乙醇的需求和全球食品价格大涨。结果,下半年,国际糖价开始暴涨,2011年初,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0.65美元/公斤。中国糖价从2009年的不到5000元/吨涨至最高7600元/吨,白糖被老百姓戏称为“糖高宗”。谁也没想到,这是全球糖市最后的疯狂。

(数据来源:www.indexmundi.com)

图17-1 国际食糖与石油价格走势比较

2011年,全球食糖过剩达到了最高峰的1275万吨。也就是说,当年所产的糖有高达7.4%的比例都卖不出去。此后,糖价虽然还有不小的波动,但整体上是一泻千里。全球食糖行业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从澳洲、巴西、中国到印度,世界产糖大国均有大量糖企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丰益国际入市抄底,正逢其时。想当年,丰益就是借中国大豆压榨行业产能过剩又遭遇大豆价格风波之机,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内地的生产布局。不过,行情不好,丰益国际抄底行为很是小心谨慎,择机入货,其购并目标仍是澳糖。

2011年,昆士兰州遭遇洪灾和飓风等极端天气,甘蔗大幅减产,预计产量将创20年最低值。昆士兰州又有两个糖厂,塔利糖业(Tully Sugar Limited)和普罗瑟派恩公司(Proserpine Cooperative Sugar Milling Association Ltd),无力继续经营,被迫出售。这两个糖厂均是澳大利亚排名前5名左右的大厂,年产原糖均不低于25万吨,而且是昆士兰州最后两个由甘蔗种植农场主自己拥有的糖厂。

参与竞购塔利糖业的有:中粮,邦吉和昆士兰州本土的麦凯糖业(Mackay Sugar Limited)。

中粮旗下的中粮糖业(原名中粮屯河),是中国最大的食糖生产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食糖贸易商,年经营量超过200万吨,具有150万吨/年的港口炼糖产能,而其自营及代理进口量约占中国进口总量的50%。中国食糖进口配额还分A类和B类,只有A类可以在国内销售,B类必须加工后再出口。中粮能在A类配额中占到50万吨。所以,对中粮来说,经营食糖进口是门稳赚不赔、利润丰厚的生意。

糖业是邦吉业务中与农业、食品和化肥并列的四大板块之一。邦吉糖业于2007年才起步,通过自建、收购和合资,在巴西拥有了8家糖厂,销售额在50亿美元左右。

麦凯糖业也非等闲之辈。它是澳洲仅次于苏可乐囧的第二大糖业公司,拥有5个榨糖厂,而且得到国际食糖贸易排名前五的巨头、也是四大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的公开支持。另外,麦凯糖业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人:丰益国际。

早在1998年,麦凯糖业就与西斯尔合作成立糖澳公司(Sugar Australia Pty Ltd)。糖澳公司拥有2家白糖精炼厂,1艘散糖装运货船,5个港口的仓库等码头设施和西斯尔牌白糖零售业务。麦凯糖业还和西斯尔合资经营切尔西糖业(Chelsea Sugar),该公司在新西兰经营一家炼糖厂,自1884年以来就一直为新西兰的食品行业提供精制糖,并出口到亚太地区。之前,西斯尔在糖澳占有的75%股份被苏可乐囧继承,也就等于丰益国际通过麦凯糖业简介参与了此次竞购角逐。

塔利糖业的公司之前章程规定:禁止一人或一个实体企业持有公司20%以上的股权。直到2011年5月18日,这一规定才由塔利糖业的股东大会予以废除。在此之前,塔利糖业第一大股东——昆士兰糖业拥有的股份是19.93%。中粮于4月14日以每股41澳元的价格向塔利糖业协议收购的股份,比例也是控制在19.9%。

与中粮一样,邦吉最初的报价也是41澳元。而在5月18日,塔利糖业股东大会当天,邦吉将每股报价提高到42澳元。

而麦凯糖业大打民族感情牌。该公司主席安德鲁·卡佩罗在致塔利糖业股东大会的信中充满感情地称,“麦凯糖业将把塔利糖业留在澳大利亚蔗农的手中”。目前昆士兰超过60%的糖厂被外资控制,当地所创造的财富被外资攫取。麦凯所为是将蔗农控制的糖厂合并,成立一个大型的糖业巨头,来保护股东的利益,以及供应商、雇员及社区的利益。

中粮志在必得,于5月23日将收购价提高到每股43澳元。而邦吉5月24日宣布也将收购报价提高到每股43澳元,其累计收购的股份比例达到了6.91%。由于中粮的国企身份,其收购计划迟至5月29日才获得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批准。

麦凯糖业本来就是塔利糖业的股东,拥有9.9%的股份。它也是昆士兰糖业的股东之一。一家人好说话,5月30日,它以每股43澳元的价格收购了昆士兰糖业持有的塔利糖业股份,使得总股份数达到29.83%,大大超过了中粮。不过,故事还在继续。

6月的第1周,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率团赴澳大利亚考察。于旭波此行不仅拜会了澳大利亚农业部部长、西澳农业部部长,还包括昆州经济创新与发展局副局长、昆士兰州联邦议员、全国甘蔗种植者协会主席,为推进收购塔利糖业的成功而努力。

于旭波出访后,中粮的此次收购发生戏剧性的转折。塔利糖业董事会原来是向股东推荐邦吉的收购要约,现在改为推荐中粮的要约。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粮终于笑到了最后,拿到了塔利糖业54.3%的股权。

中粮之所以能够反转剧情,关键在于赢得了蔗农们的欢心。塔利糖业的股东包括了200多个蔗农。蔗农最担心的是,塔利糖业将和麦凯糖业一样,通过路益达孚而不是昆士兰糖业出口原糖,让蔗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是否要保护民族产业,他们倒不放在心上。对此,中粮承诺不改变塔利糖业现行的甘蔗供应协议和与昆士兰糖业的原糖销售安排,在塔利糖业的8个董事席位中给蔗农保留3个,以及一点小小的实惠:6月3日把收购价格提高到每股44澳元。另外,中粮也打起了感情牌,还挨家挨户去拜访蔗农,与蔗农在酒吧称兄道弟,一同喟叹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都不想种甘蔗,云云。最终,朴实的蔗农们力挺中粮,甚至质问竞购对手:“为什么要拒绝中国人?”

之后,邦吉和麦凯糖业,先后将各自持有的6.91%与29.83%的股份转让给了中粮。于是,中粮在7月19日最终以1.36亿澳元的代价,相当于人民币9亿多元,获得塔利糖业99%的股份。

中粮拿下塔利糖业后,意欲再下一城,买下普罗瑟派恩公司。这一回,中粮将与丰益国际正面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