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竞争对手,无疑主要是《声动亚洲》与《花儿朵朵》。
从参赛选手质量比较来看,《声动亚洲》略胜一筹。由于《声动亚洲》的评选思路是“否定式”筛选,所以整体看,在初赛阶段对选手更严格更挑剔。当然,有点可惜的是32强选手中也混入了少量的因同情分而侥幸晋级的选手。《中国好声音》晋级的选手中有非常好的音乐苗子,但从人数上比较,则稍微少了一些。
从评委来比较,《声动亚洲》和《中国好声音》都邀请到了当今顶尖一流的高水平音乐人,都具有较高的音乐造诣和知名度。相比较而言,《声动亚洲》的专业评委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似乎少了一些,和观众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距离感。而《中国好声音》的专业评委之间的“抢人大战”、“幽默调侃”和现场气氛轻松自然的调节场面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作为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的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确实更强。
从赛制设计看,与《声动亚洲》所采用的“否定”式筛选相反,《中国好声音》选择的是“肯定”式的筛选风格。《声动亚洲》的专业评委对选手出场那几分钟的表演评判非常苛刻严格,选手发挥如果稍有不稳,评委便立刻按下红灯予以否定。而《中国好声音》的选拔方式比较温情,专业评委对于在“盲听阶段”的歌声比较满意就立刻会按下“肯定”的按钮。从初赛阶段看,《中国好声音》属于赏识肯定类的评判选拔,很有创意。
再来比较《花儿朵朵》,从参赛选手质量比较看,《中国好声音》更胜一筹。《花儿朵朵》的前身是《超级女声》,但是《超女》发展到后来,从单纯的声音发展到了歌舞并重,特别是为了照顾观众的审美和收视率,甚至有意保留了个别歌舞双全的选手。花儿朵朵自然也延续了这一评选风格,选手的唱功肯定是不如《中国好声音》。
2011年的花儿朵朵和超级女声(最后一届)都还算比较有特色,特别是有一些很有特点的选手,比如“神婆”黄夕倍、“爆牙”段林希,唱功扎实,声音有一种特别的魔力。
可惜的是,2012年的花儿朵朵在节目上没有什么创新,选手的整体实力又不如往年,收视率比去年大跌。花儿朵朵是现场版的选秀,节目制作方的腾挪空间小,被之前的成功模式所束缚。而《中国好声音》是剪辑版的精选,让整个节目更彰显出高质量的形象,实在是很聪明的“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