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力量,不在于规模,而在于快速发展形成的势能。但是,当电商发展速度放慢时,势必会回到传统企业。美国哈佛教授麦克奈尔曾提出“零售商业轮转假说”,新型商业机构初期都是“三低”(低地位、低毛利、低价格),如果成功,就会改善设施,提供更多的服务。如此,就会增加费用,强制提高价格,结果都会与它所替代的商业机构一样,成为“三高”(高地位、高毛利、高价格),直至新的商业机构出现。传统零售如此,电商发展的轨迹也是如此:第一步,从边缘崛起,从C2C起步,商户低门槛进入,形成红利;第二步,主流企业进场,红利逐渐消失,流量费剧增。
只要是单一维度的商业体系,都符合“零售商业轮转假说”。传统零售是线下单一维度,社交电商是社群单一维度,电商是网络单一维度。不是品牌商不想在电商方面持续扩大规模,而是因为对于单一维度的商业体系,“零售商业轮转假说”在电商上仍然灵验。阿里巴巴如此,社交电商(微商)、拼多多的拼团、直播都是如此。但是,电商平台的持续创新给人一种假象:似乎只要做的平台足够多,销量规模总会足够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似乎被互联网节奏“带坏”了,结果就是:不跟进不行,毕竟平台有那么大的流量;跟进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平台那点销量对于创新企业来说也许满心欢喜,对于巨头则只够“塞牙缝”,有点聊胜于无的味道。因此,立体连接尤为重要。
那么,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的出路何在?传统渠道存量虽大但增长缓慢,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等天花板太低。现在,电商和社交电商的问题就在于它们只是一个线上渠道而已,流量严重依赖平台。传统企业的根本出路,仍然是利用固有的线下资源优势,打通线上线下,利用互联网工具把传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怎么才能做到呢?不得不提施炜老师在其著作《连接》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三度空间、三位一体。施炜老师提出,商业有三个环节:认知、交易、关系。这是目前为止对商业最简洁的描述,也是最方便的分析框架。认知是信息流,比如大众媒体传播、口碑传播等;交易是商流,可以表现在线下,也可以在社群或网络;关系是信任背书,关系可以在线下,也可以在社群。
在农业社会,认知源于熟人的口碑。关系即认知,认知即交易,这是农业社会的认知、交易、关系的三位一体。到了工业社会,商业有两度空间,即大众媒体和渠道。认知(信息流)主要来自大众媒体传播(比如在央视投放广告),认知与交易发生分离;商流在线下渠道和零售终端。进入互联网社会,大众媒体式微,线下、社群和网络都可以是信息流,也可以是商流(交易),更可以建立交互关系。这就是互联网时代跨越三度空间的三位一体。
立体连接,不是单纯的线下,也不是单纯的电商、社交电商,而是连接三度空间,建立新型营销体系,并足以支撑一个超大型企业。目前的互联网商业体系,社交电商依托社群空间,利用了单维空间。电商依托网络空间,同样只是利用了单维空间。拼多多利用了社群和网络两维空间,社区团购利用了三度空间。单一维度的商业模式一定迅速达到流量顶峰,然后流量枯竭。传统渠道如此,电商如此,社交电商如此,直播很快也会如此。只有立体连接,才能创造生生不息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