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周:肘底捶

【拳法详解】

1.左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右脚心,同时右手吊手松掉,左手不动。

图 5-15 图 5-16

2.右脚不动,左脚旋开脚跟画圆弧半圈,放于左前方半步宽度处,脚跟点地。

图 5-17 图 5-18

3.右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左脚心。

图 5-19 图 5-20

4.左脚为轴心,带动腰胯及右脚向右前方画弧绊腿荡出,与肩同宽,脚跟点地,脚尖斜45度,腰胯以上向左旋,双手顺势落于两腿旁,两掌心相对。

图 5-21 图 5-22 图 5-23

5.左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右脚心。

图 5-24 图 5-25 图 5-26

6.右脚为轴心,带动腰胯向右旋,同时左脚向正前方荡出,脚跟点地。右手握拳于左胸前两个拳头宽的距离处,左长手由下向上成半圆荡出成为竖掌;左肘眼放于右拳眼上方,两两微微贴合。

图 5-27 图 5-28 图 5-29

【师父叮咛】

肘底捶亦属太极拳三大绝招之一,其式隐含诸多身法、手法、腿法。跟搬拦捶一样,是身打,不是手打,亦不是腿打。此式腿法包含左腿外旋半圈之扫靠腿,右脚向外画弧之绊腿,定势左虚脚之蹬腿与膝撞。而上半身的部分,右手短打与左手长肢竖掌相互轮转走化,时而迷惑敌方,令其不打自打。右手短打往左走化,左手竖掌随即可以掤、履、挤、按、採、挒、肘、靠任何一种劲法,自由发挥。这是一个技击自由度很高的式子。

【每日功课】

1.靠山功30分钟、熊经功15分钟、预备式与肘底捶14次。

2.行功30分钟。

【本周心得】

虽然才学了四个月的太极,但不管是跟爸妈或是跟习练太极的朋友们讨论,我发现自己身体上的体会,以及思维理念上所懂的,已经远远超过他们。在他们眼里,我俨然成为老师,可以回答他们诸多的问题,可实际上我不过就是个拳架初级班的学员而已。特别当我谈到太极训练体系时,通常会看到他们相同的迷惑神情,因为这六个字似乎从来没有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出现过。师承、体系真的非常重要。路子对了,才能走得更稳更快,也更踏实。

学了十六个式子,虽然动作都不同,但我却越来越觉得,其实太极每一招都一样。难怪师父说了好几次:拳架式子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的东西。三十七式也行,八十五式也好,没有任何不同。他不断地说,拳架套路学一种就可以,里面的内涵深邃到足够终生钻研,没必要在多种套路之间切换,白白浪费时间。刚开始听他这样说,我毫无感觉。但现在越来越觉得,的确是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