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段子,据说李开复也讲过,不知真假。在美国,有本书很出名,《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这本书一星期之内售出200万本。
直到有一天作者发现书名写错了,改为《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书名改好之后,整整一个星期这本书只卖出3本。
这是什么差距?一个单词wife(老婆) 和life(生活)的区别,但带来的销量结果是天壤之别。
这就是名字的力量,如此看来,好名字是成功的一半,不为过之。
叶茂中老师分享的真功夫案例,真功夫快餐最早不叫真功夫,而是叫双种子,听到后,是不是感觉像是卖农作物种子的公司和品牌。双种子成功改名,才有了今天全国几百家多家门店,上万余名员工,年销售额也超过几十个亿,属于国内中快餐领先品牌。
在娱乐业繁盛的今天,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除了自身演技之外,一个好的名字至关重要。艺名取得好可以先声夺人,引起观众的注意,有利于粉丝的记忆。
如今成名的很多明星,都不是真名,很多是改后的艺名,改名的原则是:好听、好记、好读。当然明星改名字更是为了有文化、不俗气、有个性。
据网上资料查询了解,以下明星改过名字,不知真假,但是看完后,明星们改名后的名字意义非常好,其中也有背后改名的故事。
成龙——原名陈港生,因为出生在香港,所以给他冠以了“陈港生”这样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名字。刘德华——原名刘福荣,简直不能更接地气更有年代感了。梅艳芳——原名何加男,之前的名字会比较的男性化,而且也没有特色,所以改了一个女性化的名字更加符合。王菲——原名王靖雯,本名是王菲,步入歌坛后觉得“王靖雯”这个名字比较雅丽些,就换用之,但是这名字始终格局较小,所以改用本名。李玟——原名李美林,非常文雅,好听,给人一种邻家女孩的感觉,似乎缺少成为天后的气势,所以当李玟十八岁来台发展时,就已改以“李玟”为名出道。刘亦菲——原名刘茜美子,其实“刘茜美子”这个名字也是“神仙姐姐”使用过的第二个名字,她一开始用的第一个名字叫“安风”,因为父亲姓安,后父母离异,去了日本跟了妈妈的姓,才改名为“刘茜美子”。刘诗诗——原名刘诗施,在改名上面没有大改,只是换了一个字,刘诗诗改名后凭借《步步惊心》一夜爆红。蔡依林——原名蔡宜凌,出道后经过高人指点改了名字,现在演艺事业真的很顺畅。舒淇——原名林立慧,这么一比较,真心差太多了!还是“舒淇”这个名字高端大气上档次,和女神比较配。林允——原名费霞,伴随着《美人鱼》的火热上映,林允火了,但因此原名也被扒出来了。张馨予——原名张燕,是知名足球宝贝,以性感闻名。后来经大师指点更名张馨予。吉克隽逸——原名王俊逸,是一个很男生的名字,早期参加了很多选秀节目,比如快女之类的都红不起来。用了新名字后果然被观众熟知了。梁静茹——原名梁翠萍,有没有特别想春花的名字。许茹芸——原名许宏琇,没有明星的光芒,正因为名字通俗缺少明星味,便改名为如梦似幻的“许茹芸”。周迅——原名周米卡,感觉这个名字出道更霸气。杨紫——原名杨旎奥,估计出道用这名,很多人都认不得。刘昊然——原名刘源,非常普通,刘昊然这个名字的确比刘源更有辨识度,朗朗上口也符合他自身的风格和气场,一个阳光清新的小伙子形象透过名字让大牢牢记在心里,怪不得成名之路也格外顺畅。黄晓明——原名黄小明,出道前的名字叫“黄小明”,这个名字实在是普通又随意,让人看完即忘,为了更好发展自己演艺事业,就改成了“晓明”。张艺兴——原名张加帅。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明星都明白好名字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品牌命名还是要重视起来,好的命名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以下是品牌名的十个原则。
原则一:直接并形象的反应品牌定位
名字即是品牌形象定位,此类品牌名字的优点是直接反应出产品的品类属性和特点。
例如:农夫山泉是做水的,并且是天然水,因为有农夫和山泉。飘柔当然是洗头后头发飘起来的感觉,名字即是卖点。康师傅可理解为邻居家做饭的大师傅,况且姓康,健康的方便面。
原则二:通俗并富有特色,易于消费者接受
体可椰子水,付邦安策划的一个饮品品牌名字,广告语:身体渴,和体可。
体可谐音体渴,具有场景需求,同时暗含了产品功效,通俗易懂,已于记忆,关键是有产品特色。
原则三:品牌名称应该拥有一定的品牌联想
品牌名称的联想力可以是与产品无关,但是名字有想象力,会让消费者感受到好奇,也是品牌命名的好方式,有利于口碑的传播。
力士,你听到后可能想到大力士,但是力士是温柔、性感的品牌。大宝、小护士属于同一类,听到名字就立刻联想到人物画面,更巧妙的是做的产品也是带给你宝宝般的肌肤、小护士般的温柔体贴。月亮是什么颜色?蓝月亮让你充满想象,也会让你的思维飞上月亮。
原则四:要直接反映行业属性和特色
好名字一眼就知道是做什么,不需要解释。
女人缘是做什么的?肯定是与女人有关的产品,化妆品、保健品、服装、私密护理产品等等,有女性产品的属性,但没有特色,不直接。
原则五:要使用和目标消费群相同的“语言”
品牌名称与目标人群在一个频道上,最容易实现沟通和传播,产品是什么价值就要说什么话。
阳春白雪的名字不会让下里巴人理解,下里巴人的语言不需要要阳春白雪理解。日化行业的洗衣粉、洗衣液,就是卖给普通老百姓,大众消费者,名字不要需要所谓的高大上。碧浪、汰渍不仅是广告做的好,名字起的好。碧浪是碧绿的波浪,汰渍是淘汰污渍,很容易理解的语言,也是洗衣服最直接的表达。
原则六:品牌名称不能有歧义
在中国,汉字有多音字,多义字,品牌名称最忌讳的是有不好联想的歧义,让人不愿意购买它的产品。
傻子、酒鬼、胖子、老子、小二这些名字虽然读起来上口,但是负面的意思太多,承担不起大品牌的责任,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必要改名字。
好孩子、好记星、步步高、未来星都是希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起一个笨笨狗的教育机构,你愿意让孩子成为小笨狗吗?
原则七:简洁有力,易于记忆
名字的基本原则就是简单好记。
IBM本来的品牌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但简化为IBM后不仅更加国际化了,而且简洁。
例如:喜茶、钟薛高、半天妖、太二、小米、老乡基、简爱等品牌名字,简单个性,很好记忆。
原则八: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名字之所以重要,更多的是说给别人听的,无论是人名还是品牌,想想看,不仅日常的说话传播还是书面的文字传播,名字都是别人在帮你传播。所以,好名字要朗朗上口,易于传播。
原则九:覆盖品牌远景,避免陷入区域性品牌
很多品牌看到名字就知道是哪里的,因为名字本身就是地域名,珠江啤酒、烟台啤酒、蒙古王、大理寺、虎丘山等,带有显著的区域特色,缺陷是不容易和区域之外的消费者沟通。
例如蒙古王酒,内蒙古人看到后有心理感应,毕竟是一个地方的酒。广东人看到后,蒙古离他们太遥远,和他们没有关系。
青岛电视机厂,改名海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你可能说,青岛啤酒怎么是全国品牌,也出口世界,因为青岛特殊的城市历史,最早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到知道她,了解她,有了名字的认知优势。
许多品牌只所以做不大,就是因为其品牌区域性的特色太明显,造成认知上的盲点。
原则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色
美特斯邦威、菜鸟驿站、小梅的零食、唯品会、茶Π、大娘水饺、中华烟、茅台酒、中粮、零食很忙、爱零食等品牌,看到名字就很容易想到属于那个年代成立的品牌,与人的名字一样,人名反映了出生的年代。
品牌命名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潮流,名字非常容易和时代的消费者沟通,很自然的实现口碑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