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的商业模式

工业4.0的生产过程是在接到客户订单后,工厂会立即自动向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原材料到货后,将被赋予信息,这是某客户订制的某产品的某工艺中的原材料,原材料此时“知道”了自己的用途。进入生产流程后,原材料会和生产设备开展“对话”,以确认进入正确的生产线。原材料被嵌入产品内后,仍保留着路径流程信息,将可实现追踪溯源。

从前几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带来商业模式的大变革,进入工业4.0时代后,商业模式肯定会发生很大变化。目前的商业模式概括起来讲,属于大规模大批量生产模式,工业4.0时代则完全相反,应该是小规模小批量多批次生产模式,企业要确保在这种模式下的获利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对于市场也就是消费者需求要有精准的把握,对于生产流程实行灵活的信息化的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这种消费背景下,依靠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便性价比再高,也会失去市场竞争力,而那些功能丰富个性的产品则受到市场的青睐——这样的企业生产成本更低。

工业4.0时代的企业不像现在那样,到处都是工人,智能化工厂工人很少且都在办公室里面作业,厂房里面都是机器人在作业。所有的机器设备都处于联网状态,每一部设备都会思考也会说话,在CPS系统的支持下,自动传递各式各样的生产信息,工人在工作室里发布各种生产指令。所有的产品组件都嵌入了CPS系统,始终处于无线联网状态。厂房的地面上墙面上都安装着感应系统,生产过程都处于中央控制台的可视监控之下。装料卸料等都由机器人自动完成,整个工序所需的各种信息都由工件自己携带,工件与加工设备连接后,设备会自动接收到加工信息,并按照要求开始制作。产品生产时间比现在缩短无数倍,许多部件都是由3D打印技术直接成形。万一发生什么错误,控制台会及时报警,工程师会进行调整和修正数据。这就是工业4.0时代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完全实现了智能化,甚至消费者可以通过手中的视频器随时随地跟踪到生产过程,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与厂家取得联系。

工业4.0时代的商业模式不像现在这样繁杂多样,那时候企业的运作模式基本上大同小异,竞争点在于对数据和信息的占有和利用。国家会有一个像现在的中央电视台一样的数据总台,下面有各层级的数据分台,分布于各行各业以及全国各地,每个企业有专门处理信息数据的部门。客户服务模式与现在也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客户服务盲区很多,未来的客户服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