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借力事件,事半功倍

曾经常说“借船出海”、“背靠大树好乘凉”、“站在巨人肩膀上”等等,都是表达一个道理,也就是借助别人,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借助外部力量不断壮大自己。

做出借力打力的营销事件,落地相匹配的营销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借力营销事件,需要做好三个匹配度,一是产品匹配度;二是投入匹配度;三是市场匹配度。

蒙牛借势航天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简称“神五”,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继前苏联和美国),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里程碑。

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蒙牛借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进行了大量广告的推广发布,举办了一系列的关于航天推广的活动,让蒙牛品牌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乳业一线品牌。

蒙牛在当时的广告语为“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员工一个宇航员举起右手的超级视觉符号,户外广告、终端陈列广告、网站广告铺天盖地,传达出一种蒙牛牛奶等于航天品质的概念,让消费者对蒙牛的认知提高到“值得信赖、绝对大品牌”的维度。

王老吉借势汶川地震捐款1个亿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王老吉凉茶捐款一个亿,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曾调侃“把王老吉买光,一瓶不留”,王老吉的产品和品牌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王老吉捐款一个亿确实不少,作为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在没有成为一线品牌之前,大家都不太关注。反之,通过汶川地震捐款事件,让王老吉知名度急速提升,美誉度也是如此,一夜之间,王老吉品牌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王老吉借势汶川地震捐款,是一个成功的借势营销,也有可能王老吉不是精心策划捐款一个亿,纯粹是来自企业的爱心,做好事,存善心,但这些不重要了,关键是捐款一个亿,点燃了中国消费者对王老吉的热爱。

王老吉捐款一个亿之后,一则“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在网络热传,几乎各大网站和社区都能看见《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他!》等帖子。“王老吉,你够狠”,网友称,生产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向地震灾区捐款一亿元,这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单笔捐款的最高纪录,“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

这种网络标题及内容有可能是主观的策划,理性来看,这种大手笔的捐款,一定是经过企业讨论商议的结果,不是随意的捐款,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要支持。捐钱才是真爱,企业不管是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的拿出了1个亿,这种民族企业,赢得了支持和关注,网友们也是有感而发。

伊利借势北京奥运迈向新高度

可口可乐曾经说过“赞助奥运会1元钱,要拿出10元钱做营销”,可口可了也多次赞助奥运会,取得了品牌的势能增长,成为全球消费者喜爱的饮料。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一次绝佳机会,也是中国企业对外传播的一次好机遇。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之后,加大品牌的推广,对国内外消费者进行大规模的营销活动,让大家更好的认知伊利企业和品牌。

伊利从2005年成为奥运赞助商后,大力在中央电视台的招标段进行广告投放,在60多家奥运赞助商中,紧随可口可乐,排在第二位。在央视奥运资源第二批招标会上,伊利集团又以2008万的价格,拿下了奥运会开、闭幕式贴片的第一位置,即紧挨着奥运会开、闭幕式的4个15秒广告,约合33.5万元/秒。

伊利对于传播的央视广告毫无吝啬,都是拿到最好的资源,目的就是传播品牌。

伊利深知奥运会的影响力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并不会马上消退,而是延续几年甚至十年左右,因此,奥运是伊利走向全球的一个起点。它为伊利未来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全球化的巨型营销平台,伊利围绕奥运营销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并对公司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提升。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乳品赞助商之后,对伊利内部也是一次考验和提升,让伊利公司内部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北京奥运会营销是伊利走向全球乳业第一阵营的敲门砖,也加速了伊利成为世界乳品20强的进程,如今伊利已经是世界乳业前10名,真正成为了中国乳业的巨无霸,世界乳业的第一阵营。

    从企业战略来看,伊利借势北京奥运会,提高了品牌的势能,整合了全方位的资源,让伊利借助奥运跻身于顶级品牌行列,实现了伊利的跨越式发展。

鸿星尔克捐款河南5000万,实现企业逆转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千年一遇大水,紧接着河南其他地方也是遭遇洪水灾难。7月21日,鸿星尔克向河南捐款5000万物资,主要是购买水、食品等物资产品,鸿星尔克在同胞的大灾面前,呈现出了大爱。

紧接着,有网友爆料,鸿星尔克企业是亏损捐款5000万,彻底被感动了。作为国内运动服装品牌,在国内外各大品牌的夹击下自身生存已很困难,据财报显示,其2021年净亏损2.2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净亏损6000万元,不出意外2021年整体亏损要超过2020年。

鸿星尔克亏损捐款的事件马上成为了公众话题,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这种事件的能影响力是花几个亿的广告也换不来的。

在鸿星尔克捐款之后,据抖音带货数据显示,短短两天,鸿星尔克直播间售出商品的金额就近亿元,订单数破60万,而且其淘宝等电商平台搜索数据暴涨150%,成交额翻了10倍。

此事经发酵后,很多跟随鸿星尔克的事件和话题也是接踵而来,诸多网红矩阵全面蹭流量营销,有人给鸿星尔克充值百年会员,还有人买五百块钱的衣服鞋子,直接扔下1000块钱转身就跑,良心爱国的朴素感情不断被发酵,无意中实现了“To be No1”。

鸿星尔克总裁吴荣照在直播间告知网友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不要神化鸿星尔克,希望大家能够把目光,更多地关注一线救灾人员,恳请大家避免对别的同行造成困扰,国货品牌都需要支持和爱护。这种态度更让广大的网民对鸿星尔克产生好感,大家纷纷购买鸿星尔克的系列产品,让鸿星尔克实现了逆转,无论是品牌势能还是产品销售,都实现了双赢。

通过鸿星尔克的捐款事件来分析,这是典型的借势营销,无论是不是提前策划的,但结果对鸿星尔克品牌是加持赋能,让鸿星尔克一夜之间提升了品牌势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瑞幸咖啡借势椰树,实现一年超过一亿杯生椰拿铁

瑞幸咖啡作为各大城市写字楼年轻人群的新锐品牌,凭借性价比高的咖啡饮品赢得市场,成为国内咖啡品类的第二品牌。

瑞幸如何保持不断增长,遵循产品创新才是王道的原则,联名国内第一的椰汁品牌椰树,开发出“生椰拿铁”产品,火爆了全国,一年销售超过一亿杯。

瑞幸借势椰树,实现了1+1>2。

瑞幸与椰树两个品牌相互赋能,相互借力,给我们一个启示:跨界营销还是要敢于产品创新,有了产品才有了营销的根,才会有双赢的实际利益。

茅台借势瑞幸咖啡,实现与年轻Z世代的品牌沟通

茅台是中国最贵的白酒,饮用人群也是中高端的成功人士,年轻消费者不会消费茅台,原因是年轻人不喝白酒,更是年轻人消费不起茅台。可是茅台为了让年轻人以后喝茅台,必须让如今的年轻人认知茅台,接触茅台,茅台的品牌故事要从年轻人讲起。

2023年9月,茅台联合瑞幸咖啡推出了“酱香拿铁”。第一天卖出542万杯,实现销售额1亿多,这是成功的借势营销,茅台和瑞幸咖啡实现了绝对的双赢。

借势营销首先是“会借”,必须是传播正能量,然后是造势。借的是别人的势能,造的是自己的势能,结合起来才能“势能腾飞”。

除此外,必须具备整合营销的能力,从产品、品牌、事件、活动、新闻、公益等多方面形成闭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蹭流量”,而是要一个增加产品销售,壮大自己品牌势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