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挑战困难的习惯

面对困难,不退却、矢志不渝、坚忍不拔,它体现的不仅是勇气和精神,从领导者的角度,还体现着一种影响力。

领导是站在团队前列的人,是带领团队前进的领路人,它不但需要用智慧领导大家走向成功、走向辉煌,还需要传导给大家一种精神、一种习惯,那就是面对困难勇于挑战。中国有句俗语:“兵熊熊一个,将熊一窝。”如果领导者面对困难唯唯诺诺、怨声载道,就会大大削弱部属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不但带不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还会带坏每一个人。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几句话:

(1)都说敌人拼刺刀有两下子,我就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敌人是人养的、肉长的,大刀进去也要穿个窟窿。就算是见了阎王爷,我也能撸它几根胡子下来!

(2)我估摸着城门楼子是快难啃的骨头,我就是崩了门牙,也要在敌人的增援部队赶到前咬开它!

(3)什么精锐,我打的就是精锐。

(4)没有助攻,全是主攻,现在我们的兵力是八比一,这种富裕仗我八辈子也没打过,这会咱们敞开了当回地主。三营长,你嘴别咧的跟荷花似的,助攻改主攻,我一不给添人,二不给添枪,一字之变,要给我变出杀气来,要打出个精神头来。

(5)我就不把这次突围当成突围,当成什么?当成进攻,向敌人进攻!

(6)我要死也要死的像个爷们,我不能这样窝窝囊囊的死了,要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7)什么武士道,我打的就是武士道!

(8)我们是野狼团,吃敌人的肉,还要嚼碎他的骨头!

(9)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

……

他的话语有些粗,但体现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挑战精神。一个领导就是一个团队的主心骨,也是这个集体的精神所在,正如李云龙所说:“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当我们担当起这个角色时,要给这个组织留下什么精神取决于自己。领导者的习惯决定着组织的习惯、挑战问题的习惯,是一个保持组织基业长青的重要习惯。

5.不断改善的习惯

改善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经济、有效的手段。领导者应牢固树立改善意识,形成常态化的习惯,并影响、教育部属养成事事谋求改善的思维习惯。养成追求更好、不断改善的习惯是员工主动性的源泉动力。

日本管理学家今井正明认为,企业最常用的管理活动是维护与改良。改良是对改善与创新的概括,指的是改进现有规范的活动;维护指的是维持现有技术、管理与作业规范的活动。对此,作为领导的管理者,必须完成好两项任务,即确保组织成员能够遵守规范的作业程序;不断地进行改善,以获取更高效的工作成果。改善不是大投入,不需要花太多钱,它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持久的一种心态,没有终点。今井正明强调:“很多人认为改善是底层工作人员的事情,只要遵循管理标准和工具就能够改善,但改善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就像天花病,自己不得就无法传染别人。”日本企业超越西方企业的根本经验是“逐渐改变”的习惯养成。

让改善成为自己的习惯,事事谋求改进,不断提升效率。把改善培育成部属的习惯,形成组织内良好的改善氛围,是组织稳步发展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