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或提升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方法固然重要,在我看来,改变观念更重要。多数企业决定外聘咨询师的时候,一定是发展受阻,企业内部无法自身突破的情况下被迫或无奈的选择。
在中国主动寻找咨询公司的企业还不多,而咨询行业本身,对于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似乎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在更多人看来,似乎就是企业告诉咨询公司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咨询公司在约定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就可以了。事实上,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哪怕是顶级的咨询公司也莫不如此。正因为这样,在中国,卖方案的咨询公司比比皆是。
在我看来,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咨询公司的职责应该是在独立、客观、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诊断,自己判断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且将这一得到企业认可的解决方案一一指导实施。在调研和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咨询师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诊断报告出来了,他会说,我们知道这些问题;解决措施出来了,他要么会说我们以前就是这么做的,可惜没有坚持,要么会说我们企业……你的方案不符合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总之一句话:企业的问题他知道,解决的方法他懂得。关键在于问题多多,根本原因在哪里,他不知道;如何真正解决,他不懂得。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企业的群体思维出了问题、主要管理人员的价值判断出了问题。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更不知道什么是流程、什么是体系。虽然他们满口时髦的管理名词——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自己并未真正理解消化的概念,甚至有的“专家”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就是错的。
更有甚者,那些靠彼得原理升上去的官僚主管,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既得利益,趁机把水搅浑。当你和他谈战略时,他跟你举例子、说细节,转移话题;当你和他说细节时,他又和你大谈特谈决策程序、外部环境;当你问他对咨询项目是否支持时,他胸脯拍得震天响,信誓旦旦表示坚持支持;当你告诉他某个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时,他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这不行,我们企业太复杂了……总之,一切跳不出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于我有利,支持你;对我无益,告诉你,方法再好,没门!
当你一一访谈的时候,口径高度一致:我能干、我忠心,就是别人的私心太重、素质太低;管理现状这么差,责任全在老板身上。还有一句话:“我是被大材小用的人。”听得你神采飞扬:这个企业人才济济,项目一定大有希望!
假如项目进入实质阶段,开始精简机构、调整岗位,可能你再也找不到一个“忠心耿耿、坚决支持”的人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枪口”一致指向咨询师了。
怎么办?退缩?若如此,那叫“正中下怀”——对高管们而言、对老板而言,只不过是再一次在习惯势力面前举手投降。
一般人不是退缩,就是妥协。否则,你无法生存。有责任感、有良知和正义的咨询师一定会坚决说不,绝不妥协!没有观念变化,就没有咨询服务的产生;没有观念变化,就没有对创新方案的理解和认同;没有观念变化,就不会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进步;没有观念变化,就没有企业的新生。
因此,咨询诊断报告和咨询项目计划完成之后,不是马上着手实施,而是首先开展全体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并且必须规定:企业管理人员全部参加,特别是老板与高管,谁都不能请假。没有对变革理念、变革技术、变革方法的全面理解和认同,任谁也无法让咨询取得实效。
传递价值,改变不合时宜的观念,这就是咨询师的首要任务。没有观念变化,就没有企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