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破竞争格局,行业洗牌时代到来

2016年农资产品需求量下降,使行业中小厂、经销商、零售商都处于最脆弱时期。

粮价下跌、农产品价格下跌,说明2016年农资行业真正迎来了低点,即需求量不增反而下降了。2016年一季度十家化肥上市公司的数据也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现状:史丹利销量下滑13.67%,芭田下滑28.32%,六国化工下滑28.46%,云天化下滑52.06%等,行业老大金正大销量增长只有11.04%,新洋丰增长更是只有2.38%,几乎维持年初水平,无增长。也许大家认为销量不下滑就不错了,即使下滑也再正常不过了,不过,笔者恰恰不这样认为,反而认为中国农资行业处于打破竞争格局和行业洗牌迎来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需求量减少势必带来整个行业价格走低,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利润减少,整个农资供应链生存与发展更加艰难了,中小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处于最脆弱的时刻。

目前,农资行业仍然处于“群殴”时代,在经济形势处于低谷与行业“遇冷”最严峻时刻,这些行业领军企业都没有打破竞争格局,不能实现马太效应,不能置“小、微、差、假、新”企业于“死地”,不能快速洗牌。试想在一路高歌猛进、卖什么都赚钱的时候,又怎么能实现洗牌,实现行业集中,掌握定价权,引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