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部记分卡”使用者,做事会有什么特点呢?忠于自己,始终如一,不为潮流所动,不受他人看法左右。
巴菲特说:“我有一个内部的记分牌,如果我做了什么事,别人不喜欢,但我自己很喜欢,我会感到高兴。如果我做的事,别人纷纷夸奖,但我自己并不满意,我不会感到高兴。”
作为一名成功的投资家,不断有人从不同角度梳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也有人发现,他的投资标的和他的兴趣、嗜好有关。他喜欢什么,爱吃什么,就投资什么。用他的话说,“我的嘴放在哪里,我们公司的钱就放在哪里。”
比如,巴菲特爱喝可口可乐,于是他就投资可口可乐公司。
巴菲特爱喝可口可乐,这一点众所周知。巴菲特从小就爱喝可口可乐,一直喝了几十年,从来都是赞不绝口。在2016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开玩笑说,自己身体的1/4可能都是可口可乐。
有人非议,有人嘲笑,他依旧不改初衷。有人对他说,多喝可乐不利健康,应该多喝水,多吃花椰菜。巴菲特笑称,他真希望有个孪生兄弟,只吃花椰菜和水,但摄入和他喝可乐同样多的热量,看看谁更健康。他说,这位同胞兄弟可能会活得更长,但可能会不快乐,“你可以选择摄入更多热量,我是一个非常、非常开心的人。”
1988年至1989年,巴菲特连续买入10亿美元可口可乐股票。截至1994年,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额达到13亿美元,而其所持可口可乐股票,在1997年升值至133亿。2014年的数据显示,巴菲特为可口可乐公司的最大股东,持有4亿股股票,持股比例为9.1%。巴菲特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将永久持有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2014年,可口可乐股价及利润齐齐下跌,巴菲特依旧表示,“没有抛售计划”。
再比如,巴菲特喜欢吃巧克力,于是他就投资喜诗糖果(See’s candy)公司。
1972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2500万美元收购喜诗糖果公司。喜诗公司的主打产品巧克力非常有名。据说,这笔收购缘起于1971年。当时,巴菲特第一次吃到喜诗巧克力时,就一下子喜欢上了它的味道。到2007年,喜诗累计为伯克希尔产生了13.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有人估算了一下,伯克希尔公司在36年间,从喜诗糖果获得高达134倍的投资收益。
再比如,巴菲特爱吃冰激凌,于是他投资了冰激凌品牌DQ(冰雪皇后)公司。据说,这项投资也是缘于一次“吃缘”。
巴菲特爱吃什么,就投什么,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比如,他花了2秒就决定投资百威啤酒。爱吃番茄酱,就不惜花280亿收购了美国食品制造商亨氏。2014年,又给汉堡王提供3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巴菲特爱吃甜品,冰激凌、巧克力一刻也停不下来。即使是接受采访的间隙,嘴上的雪糕也不肯放下。真是为了吃,连形象都不顾了!他的很多投资项目,也都和饮品、食品有关。有人说,看过他的投资清单,就知道他是一个“十足的吃货”。
当然,巴菲特的投资布局绝不仅限于饮品企业和食品企业,他选择企业的标准也绝不仅仅是自己的嗜好。但毫无疑问,他本人喜欢与否是投资考虑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