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为了方便读者完整理解本书中的一些术语而设立的。
词语的编排顺序,是按照该词语的汉语拼音的首字字母排列顺序排下来的。
D
定线
定线是指在负责的固定区域划分出6条路线,明确周一至周六的拜访路线,当然这涉及客户的分级,业务人员定出拜访频率,按每天拜访40家客户的标准,安排6天的路线。
注:有些快速消费品企业的管理系统,实行5+1工作制度,一周法定工作时间是5天,1天计为加班,共6天。
DC(distritube centre)
DC即三阶物流公司。
F
封通
封通即封闭型通路,应该讲全书中的封闭通路、封通、封闭型通路等词统一为封闭通路。
J
经销商(Dealer)
阶
阶即层级,是通路精耕系统的专有名词,在本书第一章中出现过:
”产品从制造商运送到零售商的过程中,中间需经过几个层级,我们就分别将其称为“几阶”。如产品从制造商分别经过经销商、批发商到零售商的通路结构中,我们将经销商称为三阶、批发商称为二阶、零售商则称为一阶。“
价盘(price system)
价盘:即价格体系,指某种商品或服务与销售通路各层级的价格所组成的链接系统。
价格:指消费者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所需支付的货币数量。
注:在本书第1版中,有时使用“价盘”,更多时候则使用“价格体系”,现统一为价盘。
L
零售商(Retailer)
量贩店
又称量贩超市、大卖场或超级市场。
M
幕僚
MA(Majoy account)
即中小型超市。
MD(Merchandising Development )
MD即生动化拓展专员,负责营业所内品牌生动化推广与产品陈列。
MS(Marketing Service)
简称行销服务人员,隶属与企划部,负责市场推广工作,每个营业所配备1~2名MS人员。
K
考虑
原书有些地方将“考虑”与“考量”混用,现全部统一为“考虑”。
客情(Customer relationship)
即客户关系。“客情”的用词与“生意”一词有着同样妙不可言的深意在里面,比客户关系更让人回味。
但是我们有时会说,“我与客户的关系好得很”“我的客情好”,这两个用法也是不一样的,作为单独使用时,我们都会用“客情”来表达。
P
批发商(Wholesaler)
POSM指广告宣传用品。
Q
制造商
本书指制造商,通常指厂家、制造商。在某种程度上,制造商也指规模化的经销商或品牌运营商,他们也能通过掌握通路精耕的方法成为区域的通路霸主。
R
人流
指人群在商圈中的流动。
S
所长
注:在一些快速消费品企业的管理系统之中及通路精耕体中,区域营业单位即营业所,营业所的负责人即所长,一些制造商称办事处主任或分公司经理、组长,其他公司称销售主任。
士多
士多店(C-store)
T
通路(Channel)
百度百科解释:“通路”是指产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使用的中间销售过程,现界内习惯把“通路”理解为:通路就是流通渠道。“流通”是指将产品从制造者(生产者)移转至使用者(消费者)的过程;而参与这个交易过程的所有制造商就构成所谓的“通路”(Channel),通路又称为营销通路或配销通路。
注:在第1版中,我们同时使用了“通路”和“渠道”两个词,为了避免读者的混淆,现在我们全部统一到“通路”这个词上面来。
通路企划(Trade marketing)
英文为Trade marketing,简称TM。
TM
见“通路企划”
X
行商(tradesman)
Y
营业所
指驻总部外的营业网点,又称办事处或分公司。
营会
营业所会计
Z
制造商(manufacturer)
百度词典解释:或称为“生产厂商”,它是主要包装食品及轻工制品的供应商。它以原料或零组件(自制或外购),经过较为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及生产工序,制成一系列的日常消费用品(CONSUMER GOODS)。较有规模或品牌信誉的供应商除了制造的功能外,通常还从事营销(MARKETING)及商品流通(PHYSICAL DISTRIBUTION)或进出口的功能。
注:在第1版中,我们使用了“厂家”、“厂商”、“制造厂商”“公司”这些词,现全部统一为“制造商”。在一些特指制造商的地方使用了“厂商”一词,如今也一并更正。
坐商(shopkeeper)
坐店经营者,是相对于进行四处走动式经营的行商而言的,通常指零售商。但是,对制造商而言,称经销商为坐商,通常是指坐店经营,工作不主动的经营者。百度百科释义:
亦称“坐贾”。开设店肆,销售货物的商人。《宋史·食货志下八》:“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约如此。然无定制,其名物各随地宜而不一焉。”这是坐商缴纳住税的情况。在唐宋及其以后,城市经济发展,坐商的行业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明显。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中说:“薪粲(柴米)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易。”
转单
转移订单(拿订单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