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买断,包括长期买断、短期租赁、品牌变相买断(品牌合作),是“中国特色”,但它不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牟利工具。只不过,有些行业的“品牌买断”已被禁止,有些行业的“品牌买断”还没引起关注。
品牌买断最流行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初,那时,几乎所有“有威望的机构”都参与了“卖品牌”。如电视台把某些时段承包给广告公司搞“排名榜”之类活动,医院把冰箱彩电都写入“处方”。
永久、凤凰、五星等工业企业也搞“联营企业”收“品牌使用费”。许多名牌大学在异地设立了多如牛毛的“MBA培训中心”等时髦机构,许多医药公司取得某项只有医药公司才能取得的药品批发经营认证后再转让,如果仔细审查,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许多实际上不是这些名牌大学、国营医药公司自己在运作,而仅仅是“品牌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