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证书可以提升品牌,但一定要有据可查,不要无中生有。
近日,广东某连锁润滑油品牌被多地工商调查取证,它的一些证书、资质无以查证,被认定为虚假宣传:央视上榜品牌、中国动车组首批一级供应商、南极科考队专用工具指定润滑油等,在对应的官网,都没有只言片语,奖牌有假冒制作的嫌疑。企业在申请、参加评选活动,一定要让主办方提供相应的新闻和可供查询的链接。
可以说,企业做市场、做品牌,都离不开一些证书的佐证,以体现自己某方面的荣誉,但有些企业,却走火入魔,不想花费精力提升品牌,或积极参与评比,而是让广告公司直接用电脑P图,不光荣誉证书,连API证书、主机厂认证都敢做,然后还明目张胆的四处宣传;更有的企业,还敢用假冒的保险公司承保证书,让用户信赖自己。
用证书来体现品牌,没什么大错,错在不该为了省钱而作假。正常的行情是:普通证书1000-3000,十大类型要5000左右。申请的证书,最好的主办方或制作方的官网,有可以查询的地址或页面,避免被较真的用户发现虚假之处;其次,申请的称号,最好是适当拔高,而不要脱离实际,比如你的品牌才做了一两年,就做个“十大品牌”,就成了笑话;称号,最好是自己根据自身特色来定,比如某生物润滑油品牌,虽然销量还不是很大,但在全国,做生物润滑油的企业还很少,做个“生物润滑油领导品牌”,就比较符合实际。
企业还可以申请一些没有特定标准的称号,像“十大品牌”,这个一说,熟悉行业的人就能掰着手指头数出来,你非要挤进去,只能贻笑大方。但“影响力、十佳口碑、十大新锐”这样的名头,却不会有什么把柄。为什么这么说,就像你说李冰冰漂亮,我说林志玲美丽,他说高圆圆大气,没人看法不同,这样的头衔,就无懈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