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作为第一个演讲,我很紧张。我昨天一直很紧张,但后来想到所谓的抛砖引玉就一下子释然了。当着这么多本土思想的高手,我扮演一块合格的砖。我首先进行一个有质量的演讲,一会儿老老实实当学生,希望后面有更多的学习。
过去做十几年管理咨询,包括现在也仍然分散一部分精力为一些企业做转型,担任一些企业的顾问,越来越多的精力用于做一些创业创投的工作,包括跟附近的清华大学X-Lab也成立一个合作的孵化器。现在也自己创立一个创业基金,相当多的精力用于与一些创业者打交道。每天一部分时间与60后、70后企业家交流,另一部分就是创业者,两代人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带来的冲击。
在过去几年中出了一本书《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跟博瑞森合作《重生战略》有一些这方面的感悟。我尽量分享几个关键词,这都是核心的图书模型,依据三个模型讲一些互联网+的理解,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一、连接
首先是人与人的链接。在过去几年中有几个风头,在PC时代有QQ,移动互联网有我们所谓的熟人社交领域微信,还有陌陌、职场社交、脉脉,甚至还有很多场景设置的产品,如奔跑是跑友。实际上这个领域从互联网角度看,仍然非常的活跃。由于移动互联网带来人与人的衔接,形成这样一个格局,无社交不应用。现在无论微信做什么样的应用,对APP的影响都很大,就是这个道理,互联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衔接。比如现在说的粉丝经济等都带来很多变化,所以这两年带来的风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很明显。
第二,人与商业资源的连接表现的更加明显。现在说这两年是一个热词,这两年的打车、叫外卖、按摩师,老百姓的生活活动都开始跟互联网嫁接起来,所以现在我们发现,一会儿讲到的几乎所有的行业很难找到一个不触网的。由于传统行业触网,造成很多结构性的改革,我认为大背景都是由于你这个实体企业被互联网化之后带来一些结构性改变。
第三,人与知识的链接。我应清华大学的邀请,在线要为清华大学的漠漠平台学生在线开设一门课程。清华大学把400多门课程全部搬到线上,全部向社会开放像国外的哈佛大学、理工大学都这样做。而且清华大学关键不仅请老师授课,还有校友授课,所以我开的一门课,做的也一般,将近2万学员。我想说什么?就是关系之间极大的改变。一个老师一辈子大概教五位数学生,我们有一门课现在有几万学生,而且效果很好,带来了一些模块的变化。我给这些学生留作业就是提高商业,我没有时间批改选择题。授课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有知识创造的一面在里面。简单说链接过去当中,人与人,人与知识的变化。
我用图表示一下(PPT),互联网+时代,左边叫C端,按照生活、学习、工作切分的,这是时间的份额。
右边是B端,我们商业的基本游戏规则是什么?C端要B端进行服务,对B端进行付钱。但是,2007年网络开放以来,中间又有一个B出来,比较典型的就是互联网公司,B
第一类产品是携程,给C发卡可以打折住酒店,有很多订酒店平台,成为右边公共的分发渠道。与此同时,携程为了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不断开始并购,前一段时间携程开始跟去哪儿网合并。这就是基本的思想,靠发卡。
第二类产品,第一代人发卡做到机制了,就不能再发卡了,做比价。去哪儿冲这个市场,就是百度的支持。去哪儿呢?是对携程一个凶猛的追击。
第三类产品都是旅游景点资源,然后发卡进行比价。比较典型的我们发现知识开始成为路口,大家基本出去自驾游之前都会进行攻略。像蚂蜂窝、面包旅行成为一个门户,对攻略形成引导。
我当下最近看的几个项目,我认为第四代产品与位置读取有关了。假定这是一幅画,站在这一幅画前面,画里面的系统通过我的手机读取我的位置,然后我按一下手机APP,就可以听到这个画面的讲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干掉了导游。当我走到清华南门这个位置的时候,50年前100年前清华大学长什么样不知道,现在实现不了,未来会实现。我对着清华南门拍照,然后开APP,可以仿造出来50年前甚至100年前清华南门是什么样子的。从旅游的跑道看,由于链接的存在,产生这么多的创新。
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比如医院,今天知道好几位专家,我在这方面不是专业人士。从互联网+医疗、诊疗角度看,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春雨医生,就是携接的平台,下一步的走向有哪几点,我分析有几个方向。
春雨医生是综合性的挂号平台,下一代产品越来越走向砖头化,未来使用医疗APP,可能不是综合平台,而是转合平台。现在我已经看到很多创业项目,在心脑血管全国100多个专家搭建这么一个在线指导的平台,但是在线不能替代看病,就是起一个指导的作用。根据你提供的资料告诉你到哪个医院看。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第二个诊疗方向涉及一个什么问题?我们这一代人养老问题,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未来养老的场景,家里有很多的可穿戴设备,再过10年20年,很多的家用检测设备有对指标的分析能力,越来越深入,不是简简单单的脉搏、心跳。
未来模式我们这一代人的养老模式是,在家里面觉得哪不舒服,穿上一件衣服,按一下这个位置,你的血压就可能传到你儿子女儿手机上了。他们发现血压从
另外发生的变化很多,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讲了。比如说影院,绝大多数通过美团团购在网上看影迷的点评,这个产业链正在形成。出租车不用说了,滴滴打车,我今天就是滴滴打车过来的。以出租车公司为例,北京市有牌的出租车很多,现在加上滴滴打车达到20万辆作业,北京打车难从一定环节上得到解决了。所以种种现象说明,刚才强调的链接带来的疯狂会造成很多传统行业的改革,你不变革不行了。右边的商场生意越来越南做,商场关闭的零售业、天猫店关闭的非常多。
出租车司机现在都会这样思考,为什么一定交份子钱给出租车公司呢。为什么不通过滴滴打车进行接单呢?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司机就是这样,出租车司机转行来,我叫什么?大规模的自由职业规模现象。这边为什么一定是一个组织?为什么一定是出租车公司,为什么不是出租车个体呢?现在已经出现这种趋势,比如说昨天看一个创业项目,做一个完全类似的平台,翻译界的滴滴打车。京东的货品要卖到俄罗斯,需要一些翻译公司将这些全部翻译成俄罗斯语言,供给方是谁?懂俄文的人,或者说外国语读书的大学生。这个人数也很多的,有很多翻译者在这个上面找活干。类似的现象还有什么?打官司为什么一定找律所呢?据我的预测,甚至包括咨询顾问、培训师、律师、程序员一定程度上出现大规模的自由职业者现象。
餐饮也有变化。如比较中低端的百度外卖,我们家在上地,上地几乎所有的餐饮资源都被百度外卖盘过来了。到各个大学门口待半个小时,出出入入最多的就是快递人员。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变了,今天下雪在宿舍饿了,直接点APP叫外卖。在五道口附近非常明显的是都是快递车。
我只是想表达基本的意思,商业游戏规则正在从B
所以这个对于我们今天很多企业有一个基本的思考在里面,你的商品是否场景化的核心入口?如果没有,就被别人挤到后面去。你的行业是否可能被新力量“重新集成”?以及你的行业可能被谁链接,能链接谁?比如像博瑞森做的本土管理论坛,正在搭建链接,这已经有价值了。本身做一些促进链接的事情,这个很简单。
二、赋能
所有商品将被智能化,大家知道图灵计算机的提出者。今天计算机最高奖项就是图灵奖。当很多商品图灵化之后就变了,我很认同这个观点。这两年赋能带来的改变,包括传统商品升级,我认为以后再过10年20年,所看到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将智能化。比如我们戴的眼镜,穿是衣服、鞋,手上拿的麦克风。
以鞋为例,耐克家的鞋里面有一个感应机芯片。首先,跑步时大家都拿着手机跑,为的就是发朋友圈,记录一个轨迹。其次,就是戴一个手环,但是我觉得都不自然。感应机芯片放到鞋底,传递包括消费的卡路里、速度等信息都,包括睡觉的床垫也能。智能床垫出现之后,很多都是被老年人使用,可以将老年人的心脏状况、心跳状况、睡眠质量发送到子女手机上。未来麦克风不简简单单把我的声音传出去,也可以把我们今天这么精彩的演讲,把这些声音文件通过无线网络备份在无线平台上。你不用找博瑞森要录音笔,只需要一个云服务器帐号就可以,登录上来,有所有的演讲录音、有价值的信息,不仅把功能放上去。
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商品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变化,传统的功能价值都在下降。以麦克风为例,把我的声音扩出去,不是说不重要,不是说不值钱,在所有的麦克风都PK谁好的时候,肯定会出现红海竞争。我认为麦克风的本质是什么?是对于讲者的声音文件的存储保管、挖掘运营,不是把声音传播出去。
刷牙有数据吗?刷牙的同时,把牙龈出血信息备份在云平台上,其实是牙齿健康的路口。我跑步产生信息,我饮食产生信息,以前只不过在非智能化时代,信息没有被挖掘、保管、运用,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我借助与某种硬件、软件可以把你的生活信息挖掘出来,并且在云平台上放上去,带来一个商业模式和转变。
简单说,我认为这个事情会引发商业产生很大的变化。乐视卖的智能电视都比海信便宜一千块钱,把这个价格降下来,更适合获取长期的利润,并且形成链条。
不妨大家做一个畅想,我们现在人买菜都是在菜市场买的,等我们孩子这一代长大成人之后,当他们当家之后,他们所有的食品基本上都来自电商网站。打开冰箱里面全是电商网站寄来的商品,到那个时候电商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天猫、淘宝都会生产一个冰箱。你们认为冰箱怎么定价呢?我认为会是一个极低的定价,从现在到死一辈子有一百多万的蔬菜水果的消费,一个冰箱最多两千多块钱。西门子、新飞、海尔,跨行业竞争都是生死同亡。我个人预测,家电价格未来十年大幅度下降,不仅包括冰箱,也包括电视机,包括路由器这意味着很多需要调整,背后的几率就是平台价值提升。
三、重生
最后说一下重生,这个模型我在博瑞森图书出的书里写了。我利用不确定性及开放性作为横轴,把我们想象中的所有企业扔进去的话,就得分成四个象限:王国统治者,生态平台盟主、创新先锋和丛林猎人。
王国统治者,每个行业都有一批追求者,还有创新者。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很多大众创业时代的创业者都是创新先峰,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阿里巴巴、淘宝,甚至滴滴打车等。
首先重生是什么?我观点就是首先像自然界一样,我认为企业在商业中没有一个任何位置是安全的,没有绝对的。就像佛教所说的安全感本身没有绝对的。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在四个象限中走动。比如华为通过多年努力之后,一个个干掉王国统治者。现在压力比较大的思科、爱立信前段时间宣布战略性合作,就是因为华为带来的压力,其实华为也变成了王国统治者。小米若干年前就是一个创新先锋,自打上市之后,显现出咄咄逼人的进击,未来越来越明显。还有一部分企业转为生态体系,如百度、腾讯、阿里,他们控股的企业不到100家,都在打群架。
现在说转型。传统的企业合作很多,谈几个传统企业经常出现的死法。互联网+时代典型的死法,第一个,本来就是丛林猎人,被别的王国统治者吞并掉。所以发现互联网很多行业的大吃小现象越来越明显,被王国统治者一口吞并。王国统治者打架的时候,我消灭你,与你无关。王国统治者、创新先锋、丛林猎人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创新先锋通常包括什么?创业本身失败的占的主导。还有一点,王国统治者的死法也是比较明显的,见证了中国乃至大型企业的兴衰。比如诺基亚从某种意义讲,在创新先锋苹果2007年出现后,在它咄咄逼人的进军之下,一个王国统治者突然倒塌,现在这个品牌都没有了。最近常看到的错误现象是一家企业通常把完全不一样的花种在一个花盆里面,就我的观察看,这种失败的概率特别高。当遇到这种企业,给它一个建议,把这个花盆砸了。
第二并购创新性。现在A股市场有很多企业上市了,回过头来看,有很多活跃企业现在在搭建一个平台,王国统治者有很多上市公司是校友,我们发现优质的项目源,我觉得这个链条一定形成。
商业丛林没有绝对安全的位置,转型的本质就是在这个丛林转动。我们别讨论怎么成功,就谈怎么死亡。最后表达一个观点是什么?我认为社会60后、70后、80后演变一个大的分工,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60后、70后给80后、85后打工,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的就业观念不一样。现在的小孩恨不得不上大学,北京外国语小学的商业素质非常好,一批这样的孩子,正在崛起,所以第一种可能60后、70后给他们打工。还有更高概率是什么?60后、70后人成为80后、85后的商业导师,我觉得这种体系正在形成,形成的背后就是王国统治者。传统的企业转型其实步履为辛,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分工。
最后重复一下今天说的关健词:链接、赋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