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神剑第五脉:建构你的知识体系

在切实通过践行的体认,最终实现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培训师还要学会建构自有的知识体系。

一般而言,有效衡量知识体系的尺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认知本身是否符合内在逻辑;二是能否具备完备的5W2H要素。

所谓内在逻辑,指的是在同一体系内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能够达成逻辑三洽。包括:

(1)逻辑自洽。即理论和实践一致。

(2)逻辑他恰。即理论和其他公认的理论一致。

(3)逻辑续恰。即理论和新信息量达成自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切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其目的都在于使我们的经验互相协调,并将它们纳入逻辑系统。”

一套言之有理、行之有效的知识体系除了具备内在逻辑关系之外,还必须考量知识所可能触及的5W2H要素。包括:

(1)What。即是什么,包含什么意思、什么内容等。

(2)Why。即为什么,包含背后一连串的因果链条等。

(3)Who。即对象是谁?包含来自于谁、未来可能作用于谁?

(4)When。即何时,包括可能的时间节点。

(5)Where。即何处,包括具体的场景。

(6)How do。即怎么做?包括实施的具体环节和程序、方法等。

(7)How much。即多少,也就是程度如何、数量如何、效果如何、需要付出的成本等。

只有将知识从上述两个层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之后,才能够让不同的知识之间形成彼此有机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所谓自己的知识体系。

有道是:

获取知识很简单,建构体系方是坎;

逻辑三恰为基础,再用七问闯难关。